膝关节骨折后不同恢复阶段的功能锻炼方法有哪些

膝关节骨折后不同恢复阶段的功能锻炼方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阶段:伤后1-3周,锻炼肌肉的收缩和舒张。(1)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2)进行髌骨的被动活动,随时将髌骨向左右推动;(3)进行足趾关节和趾间关节的活动;(4)注意原则上此时骨折部位上下关节暂不活动。
第二阶段:伤后3-6周,进行非固定关节的屈伸活动,逐步活动骨折部位上下关节,加大肌肉锻炼的强度。(1)、仰卧直抬腿;(2)、锻炼膝关节、踝关节、足趾和趾间关节,防止废用。例如,进行膝、踝关节的屈伸练习。
第三阶段:伤后6-8周,在患者能力控制下加大伤肢的活动范围和次数。有针对性地对存在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进行锻炼,为拄拐下地做准备。
第四阶段:伤后8-12周,练习下地行走。(1)、患者先拄双拐,伤肢不负重行走,练习15天;(2)、拄单拐伤肢略负重行走,负重程度顺序为10kg、15kg、20kg,以5kg为单位递增,直至可负重本人体重的50%后,即可弃拐行走;(3)、除行走外,还可进行以下练习,双足站立下做踮足尖练习、下蹲练习、踝内外翻的抗阻练习、上下台阶、负重直抬腿、压膝关节、压踝关节。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膝关节韧带损伤与骨折如何鉴别

膝关节韧带损伤与骨折的鉴别方式如下: 1、膝关节的韧带损伤和骨折往往发生在一起,如骨折脱位、撕脱性骨折,这种情况不需要区分两者的。 2、只有在碰到单纯骨折或者是单纯韧带损伤时需要鉴别。韧带损伤以关节不稳定为主,还具备一般的承重能力;骨折之后关节没有承重能力。临床上我们可以通过X片、CT和磁共振检查来鉴别两者。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一直疼痛是怎么回事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疼痛问题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骨性的、韧带性的,胫骨平台的骨折,常常是一个高能量的损伤,常常会是粉碎性的,如果我们在手术中间的骨折复位困难 或者是骨折复位不良,甚至发生了力线的改变他的疼痛是存在的,胫骨平台的骨折除了骨头以外,周围的韧带也会受到损伤,韧带损伤以后我们关节会松弛,失去了正常韧带的关节的稳定性和匹配性,在日后它会增加关节的磨损,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也会导致胫骨平台术后的疼痛。对疼痛来讲,我们要针对它的病因,如果是因为关节功能的不稳定,造成的磨损增加,我们可以用手术的办法,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如果是因为力线不正常,我们可以通过矫形的手术,来恢复它的力线,达到整个力学的一个平稳的传导,尽可能接近于患者术前的状况,。第三个就是我们口服一些,保护软骨的药物来促进软骨的再生。

膝关节置换

如果采用进口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住院时间为2周,费用约为4-5万元。但是,具体成本仍然应该以当地价格标准为基础,因为医院的级别不同,地区也不同,具体成本可能略有差异,应该以当地价格标准为基础。目前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成熟的骨科手术,具有一定的标准化的操作模式。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踝泵运动:术后1-3天,应鼓励病人锻炼踝关节的屈伸功能,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