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引流方法有哪些

ERCP引流方法有以下几种:
1、鼻胆管引流,叫ENBD,就是将一根细细的塑料软管通过十二指肠镜插到胆管内,末端从鼻腔引出来,适合胆管疾病的临时性的过渡性的引流,如术前减黄、化脓性胆管炎、术后胆漏、胆道出血等,可以负压吸引,并观察胆汁流出的量和性状,以决定后续治疗的方案,同时还可以经引流管灌注药物,如抗生素、止血药等,还可以作为术中定位胆总管的标记;
2、塑料支架的置入,叫ERBD,是经过十二指肠镜在胆道内放置塑料支架,进行内引流的方法,与经皮肝穿刺引流叫PTCD,外科手术相比,ERBD具有并发症少、不损伤肝脏、无胆汁丢失等优点,多根ERBD还可以用于胆道狭窄的扩张治疗;
3、金属支架的置入,与塑料支架同属胆道内引流术,只是利用的材料不同,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相比,口径更大,完全扩张后的直径可达到10毫米左右,是塑料支架的数倍。另外金属支架的材料光洁度又高,使细菌和胆泥不易粘附,不易发生阻塞和移位,所以它的通畅期也比塑料支架长。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ercp的并发症

ERCP取胆总管结石创伤比较小,但是也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急性胰腺炎和胆道出血,远期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反复的胆管炎发作,导致胆总管结石的复发。因为ERCP取胆总管结石需要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块,会导致肠液的反流,诱发胆管炎的发作。ERCP取胆总管结石是处理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方式,但是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适用于结石比较小、单个的结石。

ERCP术后如何护理

ERCP术后患者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卧床休息,要求禁食24小时,术后12小时,或者大部分会嘱咐次日的凌晨需要分别查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如果淀粉酶正常,而且也没有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这时候才可以进食。如果淀粉酶不正常,而且有一点其他的痛或者黄疸还加重的情况下,还是建议患者要进食,并且临床上做适当的处理,如果正常的话还是嘱咐患者要先从流食过渡到低脂流质,再到半流食。要尽量避免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防止对术后的十二指肠乳头的摩擦导致渗血,一周以后才可以再进行普食。重症可适当延长禁食和卧床的时间,同时要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给予支持治疗。

什么是ERCP检查

ERCP其实是一个英文缩写,全称其实叫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它其实就是将十二指肠镜经口腔,通过食道、贲门、胃、幽门到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从内镜的操作孔道插入一根导丝,经乳头开口将导丝顺利的插入胆管或者胰管,再引一个导管进入,经导管注入造影剂,通过X光透视下显示胆管或者胰管,并根据胆管、胰管显影的情况,对胆管、胰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