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注意事项如下:
1、人体的气有卫外、推动、温煦的作用,先天不足、长期的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过度的疲劳、情绪过激等因素都可以耗伤正气,导致气虚,患者会出现自汗盗汗、倦怠乏力、水肿等临床症状,需要用补气的中药来纠正心衰患者气虚血瘀的症状,临床上可以用人参、黄芪等药物。
2、阳虚导致血液的循行迟滞,甚则瘀结停滞,就是瘀血内停,患者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瘀斑瘀点等症状,需给予温性的药物温补阳气,以纠正心衰的四肢寒冷、局部疼痛、水肿等症状。
3、对于气阴两虚和心血不足证,我们针对这种心悸气短、手足心热、心中烦躁等症状,可以用党参、麦冬、五味子来益气养阴,葶苈子、车前子、猪苓、茯苓、泽泻这些药物可以泻肺利水和止咳平喘。
4、对于咳嗽气喘、腰酸肢冷、全身水肿等具有脾肾阳虚等中医证候表现的患者,可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治疗方法为主。
医患问答
更多心力衰竭的分级
心衰的分级标准有四级,一级患者虽然有心脏功能改变,但是没有临床表现,活动也不受限制,二级在患者有心脏功能改变的基础上,休息时没有症状,但是在体力活动时可能轻微活动症状,如胸闷,气喘,感觉胸闷,心功能三级,在轻微活动后即可出现胸闷气喘甚至心绞痛气短或呼吸困难等,4级患者即使卧床休息也感觉到气场甚至呼吸困难,还伴有其他心衰的表现,如水肿。既然患者确诊是心力衰竭了,那么就需要积极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了,一般是采用利尿剂配合些扩血管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了。心衰的分级一般按照症状表现进行纽约心功能分级的,一共分四级,还有一种是科力普分级,是按照肺部的听诊范围进行分级的。心力衰竭分类多种多样:1、按发病紧急情况有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两种;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发病的紧急来分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很多高血压病、冠心病增加后,发展到后期可以出现慢性心力衰竭。
2020-06-11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六分钟的步行距离,六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米,为重度心衰,150到450米为中度心衰,大于450米为轻度心衰,可作为参考。二级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
2021-01-06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二级,心脏病的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没有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以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对于心功能的分级,把它分为四级:一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的活动不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