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如下:
非化脓性中耳炎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分为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是改善鼻腔的通气,使咽鼓管通畅,再使用一些促排的药物,可以再口服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
而分泌性中耳炎也是因为咽鼓管功能阻塞导致中耳腔积液,导致了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成,我们临床上大多也是使用一些通畅鼻腔,通畅咽鼓管的药物,再加一些黏液促排剂,也可以再进行鼓膜穿刺,这样患者治疗的疗程可以缩短。
另外,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可以做鼓膜切开、鼓膜置管、手术治疗。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化脓性中耳炎如何预防

小儿中耳炎通常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诱发而引起,因此平时应该注意加强对小儿的护理,以避免导致感冒,从而引发中耳炎。第3个方面,如果说出现了急性中耳炎,就需要尽快的到耳鼻喉科就诊,可以做一下耳镜检查、血常规检测,判断一下病情程度,要考虑及时的药物治疗,而且需要定期复查,如果说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治疗不及时,就有可能会引起化脓性的中耳炎。比如对于婴儿在用奶瓶喂奶时不要让瓶子举得太高,让婴儿垂直握住奶瓶进行喂食,同时要注意保证婴儿不要吃的太快,避免奶液流出流入中耳的咽鼓管中,在婴儿躺在床上时不要给婴儿喂食,因为躺着的时候不利于吞咽,会导致过剩的奶液从婴儿口中流出,非常有可能流到耳朵里造成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化脓性炎症,重者炎症深达乳突骨质。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一、耳溢液,耳内流脓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脓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或经外耳感染时流脓发作或脓液增多,可伴耳痛。二、听力下降,患耳可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的程度与鼓膜穿孔的大小,位置,听骨链是否受损以及迷路正常与否等有关。三、耳鸣,部分患者有耳鸣,多与内耳受损有关。四、耳内镜检查发现鼓膜有穿孔,分为中央型和边缘性两种,穿孔可大可小,鼓室内或穿孔附近可有息肉或肉芽。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分为静止期和活动期,静止期可无临床表现,仅表现为听力下降、鼓膜穿孔,急性期一般会出现耳朵流脓,有疼痛不适感,查体可见中耳腔有脓性分泌物形成,一般需要抗炎对症处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而致,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鼓膜穿孔、听力下降、间断性的耳朵流脓,严重可以引起颅内外的并发症。但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想根治,手术是唯一的方式,抗炎治疗只能缓解急性期感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