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往往会引起后遗症,包括智力低下、脑瘫等等。
大多数新生儿都有黄疸,而且大多数新生儿的黄疸都不要紧,大多数都是生理性的,到了一定的时间,自己就会慢慢下降,慢慢消退。但是有少数的孩子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有些是有病理性的,有些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病理性的因素,但是胆红素如果特别高会对孩子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因为新生儿的血脑屏障不成熟,尤其是第一周的孩子,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往往胆红素如果太高,超出一定的范围,就会进入血脑屏障,对孩子大脑造成损伤。胆红素脑病是非常危重的疾病,尽量的要避免它的发生,重在预防。因为胆红素脑病一旦发生了之后,后果都非常严重,往往会引起后遗症,包括智力低下、脑瘫等等。所以对于胆红素脑病重在防,不是在治。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急性胆红素脑病

此病有以下几种原因所致:1、孩子刚刚出生胆红素过多,而新生儿肝脏尚未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使得胆红素堆积过多,渗入脑部;2、新生儿出生早期血脑屏障发育未成熟,在一些病理情况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游离胆红素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形成胆红素脑病。 3.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下时,使游离胆红素增加,胆红素更易透过血脑屏障,形成胆红素脑病。而患此病多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和巩膜明显黄染,也就是黄疸。孩子反应力低下,嗜睡、甚至呼吸节奏紊乱、时而缓慢时而急促,再发展严重会导致孩子听力损害,发育缓慢。

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它临床表现在早期可以出现嗜睡、吸吮反射减弱、精神萎靡、呕吐、肌张力减退等症状,多数黄疸急速明显加深,并且出现肝、脾、心脏扩大,伴有水肿或者贫血, 然后出现凝视,重者可发生呕吐、昏睡、肌肉强直、 角弓反张、 出现抽搐、肌阵挛发作以及屏气青紫发作的现象,在恢复期如果病情没有缓解,进行进展的话,可以持久的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手足徐动症、舞蹈症、 肌张力增高以及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和听觉障碍、智力障碍等等。

胆红素脑病的分期

胆红素脑病是有轻重之分的,它的轻重与血轻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有关。在临床上一般分为四期,第一个是警告期,小孩日龄较小,症状较轻,表现为肌张力减退,症状轻不典型,可有嗜睡、烦躁、呕吐等情况。痉挛期就是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等等,出现四肢僵硬、两手紧握、尖叫哭闹、发热等症状。恢复期就是一些症状逐渐恢复,如呼吸好转,吸允能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恢复,痉挛也逐渐减轻和消失,肌张力也趋于正常。后遗症期一般出现在两个月到三岁之间,出现手足徐动,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智力下降。胆红素发病过程中,建议和医生沟通,平时加强护理配合治疗,早日使婴儿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