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大的宝宝嘴里长了一擦就掉的白膜,是新生儿最为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又称为血口病或新生儿鹅口疮。
患儿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少有哭闹、厌食等不适应的反应,患儿的家长藏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出生刚几个月大的新生儿其自身的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发生真菌的感染,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念珠菌感染,一擦就掉的白膜是由念珠菌的菌丝、包子以及坏死脱落的上皮汇聚而成的,是该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鹅口疮治疗以抗真菌治疗为主,抗真菌具有喜酸、不耐热的生物学特性,临床上常用碱性的2%-4%的碳酸氢钠也就是小苏打溶液进行治疗,通常采用为患儿擦拭口腔、浸泡奶瓶等喂养用具来营造碱性的口腔环境,或者将奶瓶等喂养用具用开水来进行煮沸等方式来抑制念珠菌的生长。只要接受正确规范的治疗,宝宝口内的白膜很快就会消退。
医患问答
更多新生儿鹅口疮是什么引起的
婴儿出现鹅口疮时,如果感染相对较轻,孩子一般不会有口腔疼痛。所以孩子出现鹅口疮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免加重孩子的病情。不会出现吐奶等不适的症状、如果孩子鹅口疮症状较重。
2020-07-16
鹅口疮名词解释
白色粘滞物粘附在口腔黏膜上,不容易擦掉,部分患儿治疗时间超过1-2个月,容易反复发作。鹅口疮又名雪口病,在口腔黏膜的颊部,软腭的上面形成白色斑膜。
2020-07-13
鹅口疮预防针
鹅口疮可以打预防针。鹅口疮是口腔受到霉菌的感染而出现的症状,霉菌感染在口腔,表现为鹅口疮。1、由于小孩的抵抗力差造成;2、卫生问题。口腔出现霉菌的感染一定要做好宝宝口腔的卫生,如果出现鹅口疮的时候,应该经常清洗口腔,用碳酸氢钠和制霉菌素涂抹口腔,就能够使鹅口疮消失。卫生是很重要的,每次吃完东西、喝完奶都要口腔清洁,才能使宝宝不长鹅口疮。以上健康科普知识仅供参考。
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