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疼痛特点

急性阑尾炎的疼痛特点在初期阶段很难明确的固定在右下腹,这是它的特点。主要是由于阑尾在腹腔内受腹壁的保护及它的神经支配是内脏神经,另外它属于宫腹腔器官,它的组织较长,部位又不完全固定,所以在临床上它表现的疼痛特点就是转移性的右下腹痛。
患者往往开始是上腹部疼痛,病人可能会以为是胃病到医院就诊,随着病变发展逐渐影响到脐周及全腹部,经过大约6小时以上,逐渐局限固定在右下腹部,这时疼痛成为持续性的疼痛。
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和体位相关的右下腹疼痛,比如下肢伸直或行走、跑步时产生疼痛,都要高度警惕阑尾炎的可能。

急性阑尾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急性阑尾炎起因

急性阑尾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阑尾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急性阑尾炎的病因主要有两个:一、阑尾管腔阻塞,阑尾是一卷曲的管状器官,它开口于盲肠,远端为盲端,阑尾的管腔细、开口狭小,容易阻塞,阻塞后会造成阑尾血液循环障碍,加剧阑尾炎症。年轻人的阑尾壁内富含淋巴滤泡,淋巴滤泡的增生是造成年轻人阑尾管腔阻塞的主要原因,粪石也是管腔阻塞的原因之一。不常见的原因有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二、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细菌繁殖,造成阑尾管腔内压力增高、血运障碍,阑尾缺血、梗死和坏疽。急性阑尾炎的细菌主要来自于肠道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阑尾周围其他器官的化脓性感染也可波及到阑尾,引起继发感染。另外,人体远隔组织器官的化脓性细菌感染时,细菌也可以通过血液循急性环到达阑尾壁引起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输液

​急性阑尾炎是指右下腹部疼痛,阑尾出现了炎症。如果输液治疗,采取了保守治疗的方式,保守治疗输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用抗生素给予抗炎治疗。二、是给予补液,临床上所用抗生素一般选择针对革兰阴性氏菌和厌氧菌比较有效的头孢2、3代,以及青霉素类和抗厌氧菌类的药物,比如甲硝唑、奥硝唑药物,联合用药。一般来说,抗炎治疗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的患者输液两三天疼痛减轻了,也就不输了,这个时候炎症没有完全的消退。如果输液疗程不够,容易变成慢性阑尾炎,导致阑尾炎反复的复发。所以说急性阑尾炎输液,要选择头孢类和青霉素类,或者抗厌氧菌类的药物,输液七天左右,根据情况有可能输到十天。还有一种境况就是如果输液效果不好,也不能一直输液,要采用手术的方式将病变的阑尾切除,这才是治疗阑尾的根本措施。

急性阑尾炎处理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妇女,在阑尾炎手术以后,应该积极的卧床休息,避免刺激到腹部,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营养物质的补充,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饮食,补充营养,继续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急性阑尾炎时,厌氧微生物感染占到75%~90%,所以还应该联合使用甲硝唑,奥硝唑或者替硝唑,继续妊娠时术后3~4天应该选择宫缩抑制剂,比如黄体酮,硫酸镁,利托君等。药物应该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广谱抗生素,比如β内酰胺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