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及其临床表现是什么

新生儿在生后七到14天常常被发现,受累的胸锁乳突肌中下部有一至硬的椭圆形肿块可逐渐增大,但是没有压痛,肿块固定,两个月以后开始慢慢的开始变小,最后直至完全消失,该肌即成为无弹性的纤维所带,胸锁乳头肌附着处也比较常见,头逐渐的被牵拉而倾向患侧颈部扭转、面部倾斜、下颌偏向健向,如不予矫正,患侧面部发育比较缓慢,健侧的面部发育比较快,所以就形成了面部和头颅逐渐变形不对称,这个有侧脸两侧眼角至口角的距离对比而得之,后面观可见颈椎以及上胸椎甚至脊柱都有可能发现弯曲。诊断上并不是很困难,但应该拍摄颈椎X片,以排除骨质的异常。应该与其他原因造成的斜颈进行鉴别。

先天性肌性斜颈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肌性斜颈能彻底治好吗

要是孩子本身特别小,发现的比较早,在早期进行推拿、按摩、理疗等方法纠正肌肉的纤维化或瘢痕化,有可能能够恢复过来,但要是年龄大了,瘢痕化、纤维化已经彻底形成,只能通过手术把这部分肌肉切断才能够解决问题。手术切断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尽可能恢复颈椎畸形方向的问题,并不是把这一部分彻底治好,因为肌肉的瘢痕、纤维化等形式依然存在,只不过是将这部分切断之后,解决了肌肉力量过于偏向一侧的问题。胸锁乳突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瘢痕化、纤维化,没有正常肌肉的弹性,所以容易形成肌性斜颈这种疾病导致颈椎往一边偏。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状

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和分布的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萎缩和无力,也可累及心肌,肌营养不良,一般治疗宜食低糖,和含丰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少吃或忌食过辣过咸生冷等不易消化和有刺激性食品,适当的运动在神经康复医生指导下每天进行规律的,力所能及的肢体锻炼,长期坚持能延缓肌萎缩及无力,另外家长应多关心和鼓励孩子合理的安排规律的生活和学习,也可以选择综合性治疗,中医中药调理治疗体疗康复治疗,以及针灸合并治疗。

先天肌肉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颈部和头面部向患侧偏斜畸形,是新生儿及婴幼儿比较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的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分娩过程当中的创伤和难产,都是胸锁乳突肌可能发生缺血,出血,甚至血肿机化,肌纤维变性的主要原因,部分胎位正常,分娩正常的婴儿也可以发生肌性斜颈,所以有学者认为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在母体内已经形成,是先天性或遗传因素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