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的一些并发症是此手术所特有的,而另一些并发症在任何老年人的大手术后都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神经麻痹、关节积血和血栓栓塞发生于术后早期。坐骨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和腓神经可因手术时的直接外伤、牵引、牵开器的压迫、肢体的位置调整、肢体的延长导致损伤,也可因骨水泥热灼或压迫而引起损伤。假体松动、断裂,骨溶解一般为晚期并发症,发生于手术初期成功数年后。还有一些,如感染、脱位以及股骨骨折,根据情况不同,可发生于术后任何时期。手术后的并发症以感染最具破坏力,感染轻者需抗生素治疗,重者需将人工关节取出、清创,待感染控制后,再植入新的人工关节。其他并发症有人工关节脱落、松动等。

髋关节脱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髋关节脱位复位手法

常用的复位方法提拉法,病人仰卧于地上,一助手蹲下用双手按住髂脊以固定骨盆,术者面对病人站立,先使髋关节及膝关节各区屈曲九十度然后以双手握住患者的腘窝做持续的牵引,也可以以前臂上段套住腘窝做牵引,待肌松弛后做旋转即可以使股骨头还纳髋臼内可以感到明显的弹跳与响声提示复位成功,复位后畸形消失,髋关节活动恢复,本法简便安全最为常用。​髋关节脱位复位时需肌松弛,必须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下行手法复位,最初24到48小时是复位的黄金时期,应尽可能在24小时内复位完毕,48到72小时后再行复位十分困难,并发症增多关节功能亦明显减退。

髋关节脱位复位手法

髋关节后脱位,临床手法复位的方法包括屈髋拔伸法,回旋法,拔伸足蹬法,俯卧下垂法。髋关节脱位复位以后要注意卧床休息,患肢皮肤牵引治疗,一般要卧床休息三个月,避免下地行走负重,以免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髋关节脱位复位,需要根据它的病理采用相应的手法,我们常用的手法就是髋关节的屈曲、外展、外旋,进行像画问号一样的,把它进行再从向后向前,然后外展,然后将它复位。主要的机理就是,髋脱位的时候,髂腰肌比较紧张,我们通过屈髋外展,然后松弛紧张的髂腰肌,同时髂腰肌阻挡髋臼的入口,我们将股骨头向后移,把髂腰肌推开,外展的情况下,就容易复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