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如下:1、个体化的综合训练,包括改善营养。很多小儿脑瘫的孩子存在营养方面的问题,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和身后喂养方面,他会有喂养困难表现。2、物理治疗。包括博巴斯法、引导式教育法,还可以配合适当的作业治疗、语言治疗、感觉统合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等。3、可以给相应的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只是用于痉挛性脑瘫的一部分。4、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痉挛性脑瘫,它有一些肢体有一些畸形的情况下,可进行手术治疗。5、矫形器和肢体的使用。它主要是用于肢体功能损伤的孩子,主要作用就是替代损伤的功能。6、还可以中医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推拿、食疗和中药等。7、可以把医学康复、心理康复、教育康复相结合,主要针对脑瘫有残疾的孩子。
医患问答
更多脑瘫发病率
脑瘫是指先天性或围生期,由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一组疾病。脑瘫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脑瘫的发病率较高,国际上脑瘫的发病率为1‰到5‰,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为1.8‰到4‰。脑瘫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孕龄越小,脑瘫患病率越高。
2020-07-19
脑瘫的临床表现
脑瘫的临床表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早期性。即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所致的脑损伤。第二,非进行性。即脑瘫是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第三,障碍多重性。主要障碍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肌肉强直或痉挛,异常感知,抽搐及视听、言语等其他障碍。脑瘫的临床特点为运动障碍,常伴智能发育障碍和癫痫发作。脑瘫主要损害为锥体系损伤,并发锥体外系、小脑、脑干、脊髓等损伤。
2020-07-19
如何判断脑瘫
脑瘫的判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存在。第二,在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第三,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例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和反射异常。第四,常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及其它异常。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以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需要排除在外。
20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