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运动异常、姿势异常和近视异常。
1、小儿脑瘫在早期时,孩子会表现为机体的松软或紧张,这是从肌张力方面来评估的。
2、有的孩子表现为活动过多或活动过少。
3、早期因为孩子的咀嚼肌和呼吸肌发育异常,会出现喂养困难,表现为吐奶、积食、呛奶等,或者到2~3个月时,还不会抬头或者抬不起来,4~5个月的时候还不会翻身,8个月的时候还不会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活动不够灵活,不会主动伸手去抓东西,而且手也过不了身体的中线来活动,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手还不会吃到嘴巴里面。在学站、走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双脚的脚尖着地,成交叉状,还会出现一些运动不协调、不对称的情况。
医患问答
更多脑瘫发病率
脑瘫是指先天性或围生期,由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一组疾病。脑瘫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脑瘫的发病率较高,国际上脑瘫的发病率为1‰到5‰,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为1.8‰到4‰。脑瘫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孕龄越小,脑瘫患病率越高。
2020-07-19
脑瘫的临床表现
脑瘫的临床表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早期性。即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所致的脑损伤。第二,非进行性。即脑瘫是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第三,障碍多重性。主要障碍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肌肉强直或痉挛,异常感知,抽搐及视听、言语等其他障碍。脑瘫的临床特点为运动障碍,常伴智能发育障碍和癫痫发作。脑瘫主要损害为锥体系损伤,并发锥体外系、小脑、脑干、脊髓等损伤。
2020-07-19
如何判断脑瘫
脑瘫的判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存在。第二,在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第三,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例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和反射异常。第四,常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及其它异常。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以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需要排除在外。
20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