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现饥饿征象时,应及时喂养。
按需喂养是指在婴儿表现出饥饿征象时给予哺乳。因此,父母必须学会识别婴儿的饥饿或饱足征象。
在婴儿出现早期饥饿信号时进行喂养,这些信号包括把手放在嘴边、咂嘴、出现觅食动作及睡眠时的眼睛和四肢活动,早产或患病婴儿可能不会出现明显饥饿信号,他们在饥饿时不容易觉醒和发出声音来表达。睡眠时间长且很少哭闹的乖宝宝可能会在数周内表现出体重增长不良。因此,在出生后一周内或在母乳喂养建立好前,如距离上次哺乳已4小时,母亲应唤醒睡眠中的婴儿为其哺乳。
婴儿饱足的表现通常为主动松开乳头以及面部肌肉和手部放松,2~3个月龄以下的宝宝通常会睡着。一定要记住母乳喂养具有催眠作用,新生儿几乎在含住乳头后可能很快就会睡着,至于如何区分宝宝是吃饱了睡着,还是母乳的催眠作用,家长可通过宝宝的表现来评估。一般宝宝在睡着后,乳头从嘴中滑出时会引起一个吸吮动作,饱足的婴儿这种吸吮的动作会迅速消失,婴儿会再次入睡,如宝宝没有吃饱,则吸吮动作会加强,紧接着会出现觅食行为,呈现饥饿信号的进展,这时就提示要继续喂养。
专家科普
更多语音答疑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四个月婴儿喂养
四个月的婴儿主要就是吃奶粉,需要定时定量给孩子喂奶,一般三个小时给孩子喂一次奶粉,一次吃奶120-160ml左右,一天吃五到六次。因为个体差异原因,如果孩子胃肠消化功能好,可以试着给孩子添加辅食,可以一天可以吃一到两次米粉,给孩子打一些蔬菜水果汁喝,但是刚开始添加辅食,不要给孩子吃的过多,由少到多的添加。从4或6个月龄到8个月龄短短2~4个月的时间,婴儿要从单纯奶过渡到成人食谱,仅在食物质地上比成人软、烂、碎,这期间每加一种新食物或改变一次食物质地都需要婴儿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正常的胃肠功能,同时家长还应有适宜的喂养行为。母乳喂养4~5个月龄每天5~6次,每次150~180 mL。四个月的宝宝肠胃功能不完善,消化功能比较弱,不能添加辅食,添加辅食可能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的现象产生,要少食多餐,每餐不宜喂奶过多。
1-3岁幼儿喂养指南
1到3岁婴幼儿喂养指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者其它乳制品逐渐过渡到食品的多样性;第二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这个食物我们尽量给孩子做到 细、软、碎、烂;第三要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辅食,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清淡口味;第四要在良好的环境下规律的进餐;第五要鼓励孩子多去户外游戏活动;第六我们每天要足量的饮水;第七我们要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的各种指标;第八就是要确保饮食的卫生,严格各种餐具的消毒 保证饮食的卫生。
婴儿喂养不足的症状
婴幼儿喂养困难是存在于婴幼儿期的一种常见喂养问题,可能是婴幼儿吸吮—吞咽—呼吸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中出现问题所致,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饮食习惯的异常和行为的异常,如食欲下降、挑食、偏食、厌食、进食时间过长等,喂养困难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可造成不良影响,如营养不良、贫血等,因而一旦发现应积极干预,以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合理喂养,促进小儿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