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会引起心源性休克的

1心肌收缩力极度降低、包括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中毒性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2心室充盈障碍、包括急性心包压塞、严重二、三尖瓣狭窄、心房肿瘤或球形血栓嵌顿在房室口、心室内占位性病变、限制型心肌病等。3混合型、即同一病人可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因,如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其心源性休克的原因既有心肌收缩力下降因素,又有心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4心脏直视手术后低排综合征、多数病人是由于手术后心脏不能适应前负荷增加所致,主要原因包括心功能差、手术造成对心肌的损伤、心内膜下出血,或术前已有心肌变性、坏死,心脏手术纠正不完善,心律失常,手术造成的某些解剖学改变,如人造球形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引起左室流出道梗阻,以及低血容量等导致心排血量锐减而休克。

心源性休克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肌梗死与心源性休克的关系

心源性休克而死亡指的是大脑的意识状态神志出现问题,比如叫不醒昏过去了,在医学上这个休克病人有可能是不清醒的,但是他也有可能是清醒的,是从组织器官所得到的氧所得到的血液,所得到的氧气是否够用然后来判断的,当心梗发生的时候,由于心脏的功能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对于全身的组织器官来说,它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所以它的功能也会出现严重的障碍,会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

休克体位

休克病人的体位有两种,都是要采取平卧位:第一种是抬高下肢20-30度左右。这两种体位都可以使回心血量增加,减轻呼吸负担,也能减轻心脏排血的负担。休克患者一般体位可将头,上半身躯干抬高25度左右,下肢抬高18度左右,呈v字型,可增加回心血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同时可减少双下肢血供,保证重要脏器供血,需要在早期消除休克病因。抬高下肢情况下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从而保证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休克体位是指休克的患者在平卧情况之下,头和躯干抬高15-20度,下肢抬高20-30度左右。

休克体位

休克病人应该采取头和上半身躯干抬高20度~30度,下肢抬高15度~20度,呈v字型,这种体位可以增加回心血量以及有效循环血量,同时可以减少双下肢的血液供应而保障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其次要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避免人为移动患者等待救援。抬高下肢情况下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从而保证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休克体位是指休克的患者在平卧情况之下,头和躯干抬高15-20度,下肢抬高20-30度左右。根据你的描述分析休克的病人应采取头低足高位,就是脚的高度高于头的高度二十公分左右,这种体位可提高病人大脑的血液供应,减轻失血对机体的伤害,同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尽量保持安静,避免人为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