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休克早期: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恐惧和精神紧张,但神志清醒面色或皮肤稍苍白或轻度发绀,肢端湿冷、大汗、心率增快,可有恶心、呕吐,血压尚正常甚至可轻度增高或稍低,但脉压变小,尿量稍减。休克中期:休克早期若不能及时纠正,则休克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变模糊、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尿量明显减少,皮肤出现花斑。休克晚期:主要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症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出现皮肤、黏膜和内脏广泛出血;后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肝和脑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相应症状,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表现为少尿或尿闭,血中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增高,产生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

心源性休克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肌梗死与心源性休克的关系

心源性休克而死亡指的是大脑的意识状态神志出现问题,比如叫不醒昏过去了,在医学上这个休克病人有可能是不清醒的,但是他也有可能是清醒的,是从组织器官所得到的氧所得到的血液,所得到的氧气是否够用然后来判断的,当心梗发生的时候,由于心脏的功能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对于全身的组织器官来说,它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所以它的功能也会出现严重的障碍,会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

休克体位

休克病人的体位有两种,都是要采取平卧位:第一种是抬高下肢20-30度左右。这两种体位都可以使回心血量增加,减轻呼吸负担,也能减轻心脏排血的负担。休克患者一般体位可将头,上半身躯干抬高25度左右,下肢抬高18度左右,呈v字型,可增加回心血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同时可减少双下肢血供,保证重要脏器供血,需要在早期消除休克病因。抬高下肢情况下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从而保证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休克体位是指休克的患者在平卧情况之下,头和躯干抬高15-20度,下肢抬高20-30度左右。

休克体位

休克病人应该采取头和上半身躯干抬高20度~30度,下肢抬高15度~20度,呈v字型,这种体位可以增加回心血量以及有效循环血量,同时可以减少双下肢的血液供应而保障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其次要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避免人为移动患者等待救援。抬高下肢情况下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从而保证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休克体位是指休克的患者在平卧情况之下,头和躯干抬高15-20度,下肢抬高20-30度左右。根据你的描述分析休克的病人应采取头低足高位,就是脚的高度高于头的高度二十公分左右,这种体位可提高病人大脑的血液供应,减轻失血对机体的伤害,同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尽量保持安静,避免人为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