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是一种包括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以及早饱的一组症候群,包括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而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有上述相应消化不良症状,但是通过胃镜,还有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并没有发现明显器质性疾病。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接受 PPI,也就是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促动力药物的治疗以后症状缓解,实际上功能性消化不良,很多情况下是跟神经精神因素相影响。比如焦虑、抑郁状态,甚至跟睡眠都有相关性。假如神经精神情况有波动,或者睡眠不好,焦虑、抑郁的情况存在,也有可能会复发。
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消化不良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罗马标准,符合以下标准,即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第一,存在下述一项或多项临床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中上腹部疼痛、中上腹部烧灼感等症状。第二,病程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三个月症状符合上述的诊断标准。第三,需要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包括做胃镜检查。还要注意,一定要除外其他一些病变,比如各种胃肠道疾病、肝胆胰腺疾病、肾脏病、糖尿病、风湿性疾病等,才能诊断。
2020-07-18
消化不良表现
小儿消化不良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主要的症状有腹部疼、胃胀、嗳气,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佳,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部分患者儿童可能出现神经方面的问题,如神经萎靡、容易烦躁等症状。当表现明显时,可以适当的服用增进胃动力的药物和抗酸药物如铝碳酸镁等。
2020-07-19
孕早期消化不良
孕期的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孕妇体内激素的分泌影响,因为孕激素含量会有所增高,所以就会导致胃肠道的蠕动减弱,胃酸的分泌减少自然就会有消化不良。孕妇消化不良是一种孕期的正常反应,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如果不严重的话,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担心。一旦出现了消化不良,可以吃一些酸味的食物是能够有助于消化的,同时可以吃一些淀粉类的食物或者是少食多餐。
20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