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与强直性脊柱炎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选择方面,二者是有差异的,类风湿关节炎,可应用甲氨蝶呤、羟氯喹等,而强直性脊柱炎,一般选用柳氮磺吡啶、沙利度安。在治疗方面,都可以应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也可以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比如美洛昔康、塞来昔布、扶他林、布洛芬等、抗炎止痛、消肿,对症处理。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都是慢性风湿性疾病,而且往往不能根治,一旦诊断成立,就要及早进行正规的治疗。二者是有一定差异的,主要表现在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方面,一般来讲不难鉴别。

怎么查强直性脊柱炎

如果一个患者已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要通过以下方法来检查:第一特殊的体征,患者可以出现一些特殊的体征,帮助判断,比如四子症实验阳性,腰椎活动度试验阳性、增强聚酯的句阳性、胸廓活动度阳性。第二是实验室检查项目,比如hlab27阳性,血沉c凡蛋白升高,但是这些指标没有特异性。第三是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的项目有很多种,常用的有x线检查,患者在早期即可出现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本病早期表现为骶髂关节炎,到了晚期可以出现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消失,发生骨性强直,本病在早期表现为骨质疏松形成椎间体的骨桥,成为竹节样脊柱,如果x线检查看不清,可以做ct6或者核磁共振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上如果病人有典型的下腰背痛,晨起严重,活动后减轻的症状,可以做血液系统检查,比如血沉、C反应蛋白等,观察炎症的严重程度,另外还可以做X线检查。最重要的是骶髂关节的CT检查,因为骶髂关节CT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表现为骶髂关节有炎症、模糊和骨破坏,诊断基本上可以确定。强直性脊柱炎的口服药物治疗有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爱诺华、雷公藤等,柳氮磺胺吡啶对中轴脊柱的作用较好,甲氨蝶呤和雷公藤主要针对外周关节。生物制剂有很多种,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白介素6拮抗剂等。

强直性脊柱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对于关节症状早期是腰骶,下腰背或臀部酸痛,难以定位,初次为单侧间断性,逐渐发展之后,成为持续性双侧受累,并且伴有腰背的僵硬,晨僵是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强直性脊柱炎还会累及除脊柱关节之外的其他器官,比如眼角膜,主动脉以及其他重要脏器。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

症状:起病缓慢而隐匿,全身症状轻微,少数病人有低热,疲劳,厌食和体重下降,贫血,且在幼年发病者更容易发生。关节表现:早期症状是腰骶下腰背或臀部酸痛,为难以定位的钝痛,初为单侧或间断性,数月内逐渐变成持续性,双侧受累,半下腰区僵硬和疼痛,背部发僵,以晨起为显著。休息时加重,轻微活动或用热水淋浴后可减轻,维持一个姿势过久可加重腰疼和僵硬感,夜间疼痛明显,严重时可从沉睡中痛醒,晨僵为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二,关节外表现。强制性脊柱炎除累及脊柱和外周关节外。还可累及其他器官,如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结膜炎,某些患者可因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而出现阿斯综合征,需要植入起搏器治疗。三,体征。疾病早期患者仅在腰部伸展活动时受限,常见体征为骶髂关节压痛,脊柱前屈,后伸,侧弯,转动受限,胸廓活动减低。

强直性脊柱炎止痛药

临床上强直性脊柱炎止痛的药物最常用的是非甾体类消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止痛,缓解病情进一步进展的作用,可以快速改善腰背部的疼痛、晨僵以及合并的关节肿痛,常用的代表药物如塞来昔布、美洛昔康、洛索洛芬钠等等。另外常用的是缓解疾病的抗风湿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止痛作用,比如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以及来氟米特等等,起到协作治疗和缓解疼痛作用。另一类控制疼痛的药物主要是阿片受体阻滞剂,在非甾类药无效时可以合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