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硬化一年治好了

早期肝硬化希望通过中医彻底治好,这种可能性比较小,虽然有些早期肝硬化病人通过综合的治疗有机会逆转,但是不建议单纯的依靠中医治疗,而是应该进行综合的治疗。第一,病因治疗,目前我国最常见的肝硬化还是因为乙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目前中医没有明确的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如果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建议使用恩替卡韦或者替诺福韦进行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用药。第二,可以考虑使用抗纤维化的药物,比如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辨证论治。第三,要注意进行护肝治疗,特别是存在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中药,也可以考虑使用西药。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情况请按药品说明或到正规医院按医嘱用药。

肝硬化诊断指标

肝硬化有以下几大诊断指标。一、通过患者的表现症状诊断为肝硬化。早期肝硬化,有食欲不振、腹水、恶心、腹泻、肝脾轻度肿大、血管痣,晚期有腹水、出血倾向、黄疸、肝脾肿大、肝脏体积缩小等表现。二、通过血象检查诊断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全血细胞减少。三、通过B超诊断肝硬化,肝脏大小的变化,表面和形态回声的改变,门静脉、脾静脉增粗,有腹水,可见液性暗区,脾体积增大,可以判断出现了肝硬化。四、肝组织学检查诊断肝硬化,有纤维隔形成及小叶性结节或混合性结节增生者可确诊。五、食管钡餐或内镜检查。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现。六、肝功能检查诊断肝硬化。代偿期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肝功能明显异常,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及比例倒置,蛋白电泳、γ球蛋白明显增加。七、有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长期嗜酒、长期营养不良、血吸虫病或化学药物中毒等病史,往往提示肝硬化出现。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措施

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第一,应该注意患者的体位,嘱其多卧床休息,休息时尽量采取平卧位,这样可以增加肝肾的血流量,可以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如果腹水比较严重的话患者可以采取半卧位,这样可以减轻呼吸困难,第二就是如果腹水量比较大时,应该避免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比如说避免剧烈咳嗽、防止便秘,另外还要注意控制钠和水的摄入量,患者每天的食盐不能超过两克,进水量不能超过1000毫升,然后就是需要观察患者下肢水肿的消长情况,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的出入量,还有定期的测量体重和腹围。

肝硬化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肝硬化胸腔积液

肝硬化的病人最常见的还是出现腹腔积液,也就是说出现腹水。部分病例也可以出现胸水,也叫胸腔积液。它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会造成腹腔血管的压力增加,然后过多的水分就有可能通过细管壁渗透到腹腔,大量的腹水会经过膈肌的孔洞流入到胸腔,产生胸水。第二,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的病人身体合成功能下降,同时营养状况不良,会造成低白蛋白血症。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血液里面的水分渗透到胸腔,产生胸水。第三,炎症。肝硬化的病人抵抗力下降,有可能出现肺部的炎症,这种情况会增加腹膜和胸膜的通透性,就更加容易出现胸水和腹水。另外三个少见的原因,包括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以及肝脏对血管里面的激素水平的灭活,减弱,还包括淋巴回流受阻。

肝硬化体征表现

查体可以观察肝病面容,可以出现皮肤的黄染,一般可以发现有肝掌和蜘蛛痣,有腹水时,可以发现腹部隆起移动性浊音呈阳性,可出现下肢水肿。肝硬化患者可以表现为明显的乏力,腹胀,腹痛,黄疸,严重的导致下肢浮肿,腹水,肝掌、蜘蛛痣。在影像学可以发现肝脏ct表现为肝脏体积缩小,肝脏的薄膜不完整或者成波浪状,肛裂增宽,胆囊外置,往往伴有脾大。

肝硬化后期表现

肝硬化中晚期症状,体征化验皆有较显著的表现,如腹腔积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脾肿大,有脾功能亢进及各种肝功能检查异常等。一、全身症状,乏力为早期症状,程度可自轻度疲倦至严重乏力,体重下降往往随病情进展而逐渐明显,少数出现不规则低热,与肝细胞坏死有关。二、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为常见症状,可有恶心、呕吐、腹胀,与胃肠积气、腹水、肝脾肿大等有关。三、出血倾向,可有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紫癜、女性月经过多等。主要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及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有关。四、与内分泌紊乱有关的症状,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乳腺发育,女性可发生闭经、不孕。肝硬化患者糖尿病发生率增加。五、门静脉高压症状,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自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及黑便,脾功能亢进可出现血细胞三系减少,因贫血而出现皮肤粘膜苍白,发生腹水时腹胀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