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流程及注意事项

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流程有评估患者的情况、更换敷料、冲洗导管并更换肝素帽等;注意事项有严格无菌操作、注意粘贴敷料、正确冲管等,具体的情况如下:

1、维护流程:首先应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同时去除透明敷料,在此过程中应自下而上平行撕拉,同时嘱患者头偏向对侧,铺垫治疗巾;然后打开无菌包洗手,更换无菌手套,左手将正压接头,提起倒挂,右手使用酒精棉棒将穿刺部位彻底消毒,通常直径是大于15厘米,消毒后待干,之后再取碘伏棉棒进行消毒;最后粘贴透明敷料,并更换肝素帽。

2、注意事项: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在消毒时应注意消毒面大于敷料,如果导管周围有污渍,建议使用聚维酮碘等消毒液将局部彻底消毒待干后粘贴敷料;在撕透明敷料时应注意边按压边撕开,同时粘贴时应无张力粘贴,并且应注意避免导管移动;在冲管时应选择20毫升的注射器避免使用较小的注射器,并且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在操作完后应填写操作日期以及导管的延长刻度。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是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从胳膊上放的。当开始化疗,寻求药物迅速能达到一定稀释的浓度,一开始需要放在锁骨往下两指的地方。现在经外周主要是从胳膊,这可以避免从锁骨放入。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德国人发明的,它是一根大概四十几厘米长的管子,前面带一个头,在超声的引导下它会传到静脉里,然后走到上腔静脉心房附近,这就是经外周放置的血管。它的意义是主要的是在化疗的时候,药物可以通过管子直接释放到大血管里,就可以把药稀释到对血管或者对心房损害最小的情况。现在市场上的PICC美国和德国的比较多,管子本身特点是在常温之下它是硬的,进入体内以后温度到了37度,管子就变软了。

肠梗阻导管是什么

肠梗阻导管是一种硅胶材质的导管,全长3米,因具有极好的亲水性、顺应性和组织相容性,前导子又顺利通过幽门引导,导管前行进入梗阻部位,它能够快速有效的解除梗阻,动态造影诊断和判断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减轻肠壁水肿,恢复肠道功能,为肠梗阻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提高肠切除Ⅰ期吻合术的成功率,并可作为小肠排列,内支架导管降低并发症发生,以及提供一个长期的肠道营养治疗等多种功能,已经成为现在急性肠梗阻治疗的理想治疗方法,它治疗肠梗阻的优势在于:1、直接在肠梗阻的上方进行减压,有利于吸引潴留的食物和气体,从而有助于解决梗阻;2、通过肠梗阻导管,可以往里面注入中药或者生植物油之类的,直接作用于梗阻的上部,有利于解决梗阻;3、与传统疗法相比,有治疗周期短、见效快、创伤小等特点;4、即使是完全性梗阻,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后也可以减轻梗阻以上的小肠的扩张和水肿,减少术中的污染,并利于行粘连松解和手术吻合,也利于行腹腔镜等手术;5、对于粘连严重和反复粘连的肠梗阻,不仅可利用肠梗阻导管在术前进行减压,还可以在术中进行肠排列,避免术后梗阻复发。

胸痛中心

医院胸痛中心是为紧急治疗非外伤性急性胸痛疾病而设立的。非外伤性急性胸痛一般有这么几种可能: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心源性休克)、急性主动脉夹层、气胸、急性肺栓塞等,而这些心血管疾病引发的胸痛很有可能是短时间内致命的。通过开设绿色通道,标准化的诊治流程,以尽早的发现病因,并第一时间干预治疗,尽最大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特别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一旦确诊,可以立即行PCI治疗,打通血管,拯救患者的生命。胸痛中心是专门收治和处理非创伤性胸痛的患者,主要包含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气胸等导致的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