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胃癌的诊断黄金指标就是通过病理检查来发现到胃癌的癌细胞,这是最终的确诊诊断方式,家族中有胃癌病史的人群以及有慢性胃病的人群,如果出现频繁的胃痛,身体消瘦要高度怀疑胃癌的发生,可以通过胃镜初步检查来进行镜下判断,结合病理检查,最终对胃癌做出确诊,积极的治疗。辅助检查:实验室化验可能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大便潜血阳性,电解质紊乱等;确诊胃癌最主要的就是活组织检查或者细胞学检查。

胃癌病人术前护理措施需要注意什么

患者出院后可进食软饭,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矿物质铁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根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胃癌病人在根治手术之前的护理准备综合起来其主要内容有:给予或接受手术相关的健康教育,讲解手术的大概过程,注意事项,合适地讲解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应对措施,从而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烦躁不安等情绪,这属于心理干预或心理护理。胃癌病人术前一周内开始进食无渣,易消化食物,这样避免在胃肠内形成食物残渣。

胃癌跟遗传的关联有哪些

在临床工作中会发现家族中很多人都患有胃癌,这是由于在一个家族中有相应的基因突变或者是基因缺陷,尤其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这些突变的基因以及局部的基因缺陷会在环境的诱发之下而产生胃癌。如果得了胃癌,能做手术,肯定需要手术切除,术后根据病理分析,有的还需要放疗和化疗,通过综合治疗,还是有可能治愈的。胃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的复杂过程。

胃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胃癌如何分期.

胃癌的分期帮助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准确的分期是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的判断、和疗效评估的依据。胃癌的分期一般是通过TNM分期法进行分期,包括术前的影像学评估,如早期胃癌的内镜超声检查、增强CT、核磁和PET-CT以及术后的病理学的分估,T代表肿瘤的浸润深度,N代表淋巴结的转移,M代表远处转移。进一步的分层T分为T1、T2、T3T4,T1是指肿瘤侵犯固有层粘膜肌层和黏膜下层,T2指肿瘤浸润到固有肌层,T3是肿瘤穿透了浆膜下结缔组织,而T4是肿瘤侵犯了浆膜和邻近的组织。N就是淋巴结转移,分为N0、N1、N2,N0是无淋巴结转移,N1是1个到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是3个到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M分为M0和M1,M0无远处转移,M1是有远处转移。TNM临床分期最后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

什么是胃癌

胃癌是来源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的话主要是以腺癌为主,因中国这种体检意识相对比较差,所以这个早期胃癌率相对比较少,大概只有一个百分之十几到二十以内,所以大部分病人的话,发现的时候就是这种比较晚了,叫进展期胃癌,所以的话整体治疗效果不是太好,但是胃癌的话相对其它肿瘤,比如说胰腺呀,肝呀这些胆囊癌来说,它的恶性度还不算太高,它的这种五年生存率的话,根据我们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的资料表明,它大概能达到35.9%左右。

什么是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

胃癌按疾病的分期分为早期和进展期,正常胃壁从内向外由4层结构组成,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仅限于粘膜层或者是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的转移通常以早期胃癌的最大直径的大小,将早期胃癌分出两种特殊的类型,一种是微小胃癌,病灶的最大直径小于5毫米。另一个是小胃癌,病灶的最大直径在6毫米到10毫米。进展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超过粘膜下层,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或远处器官的转移,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概念直接关系到胃癌的预后,胃癌的预后与诊疗时机是密切关系的,进展期胃癌即使做了手术,接受了术后的系统放化疗,5年生存率仍然是低于30%的,并且生活质量低,而大部分的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就可以获得根治性的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就节约了医疗资源,因此癌症的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