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药和k药的区别

O药和K药两种药的作用原理都很相似,都是靠启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死癌细胞,自2014年上市以来在适应证、有效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表现也极为相似,但是目前并没有临床试验对两种药进直接对比,并分析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胃癌如果是用k药的话,还是可以用o药,但是我建议你还是要多注意观察身体的情况,结合自身的身体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来进行,达到有效的缓解治疗。其实k药和o药它都是属于一种免疫抑制剂,一般情况下都是和T细胞结合,因此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胃癌手术后化疗多少钱

目前临床对于胃癌的早期治疗还是手术、 放疗和化疗,化疗的具体费用,会因为患者所在的医院,地区,患者的自身情况等会有一些差异性。胃癌手术后化疗的费用,有几个决定性的因素:是选的治疗方案。所以在化疗的同时,治疗其他并发症,可能费用会增加一部分。

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护理常规

腹腔镜胃癌手术常规的护理主要就是,在术前一天以内还是要流质饮食为主,手术前六个小时要禁饮食,术前要备皮和备血,在手术前还是要插一些胃管和肠内的营养管,术前30分钟内应用一些预防性的抗生素,术后1到2天要注意观察血压,心率等等,术后可以帮助患者适当的按摩活动下肢。胃癌病人在根治手术之前的护理准备综合起来其主要内容有:给予或接受手术相关的健康教育,讲解手术的大概过程,注意事项,合适地讲解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应对措施,从而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烦躁不安等情绪,这属于心理干预或心理护理。腹腔镜胃癌手术护理常规:观察监护仪上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出现异常监护仪会报警,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胃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胃癌如何分期.

胃癌的分期帮助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准确的分期是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的判断、和疗效评估的依据。胃癌的分期一般是通过TNM分期法进行分期,包括术前的影像学评估,如早期胃癌的内镜超声检查、增强CT、核磁和PET-CT以及术后的病理学的分估,T代表肿瘤的浸润深度,N代表淋巴结的转移,M代表远处转移。进一步的分层T分为T1、T2、T3T4,T1是指肿瘤侵犯固有层粘膜肌层和黏膜下层,T2指肿瘤浸润到固有肌层,T3是肿瘤穿透了浆膜下结缔组织,而T4是肿瘤侵犯了浆膜和邻近的组织。N就是淋巴结转移,分为N0、N1、N2,N0是无淋巴结转移,N1是1个到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是3个到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M分为M0和M1,M0无远处转移,M1是有远处转移。TNM临床分期最后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

什么是胃癌

胃癌是来源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的话主要是以腺癌为主,因中国这种体检意识相对比较差,所以这个早期胃癌率相对比较少,大概只有一个百分之十几到二十以内,所以大部分病人的话,发现的时候就是这种比较晚了,叫进展期胃癌,所以的话整体治疗效果不是太好,但是胃癌的话相对其它肿瘤,比如说胰腺呀,肝呀这些胆囊癌来说,它的恶性度还不算太高,它的这种五年生存率的话,根据我们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的资料表明,它大概能达到35.9%左右。

什么是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

胃癌按疾病的分期分为早期和进展期,正常胃壁从内向外由4层结构组成,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仅限于粘膜层或者是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的转移通常以早期胃癌的最大直径的大小,将早期胃癌分出两种特殊的类型,一种是微小胃癌,病灶的最大直径小于5毫米。另一个是小胃癌,病灶的最大直径在6毫米到10毫米。进展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超过粘膜下层,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或远处器官的转移,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概念直接关系到胃癌的预后,胃癌的预后与诊疗时机是密切关系的,进展期胃癌即使做了手术,接受了术后的系统放化疗,5年生存率仍然是低于30%的,并且生活质量低,而大部分的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就可以获得根治性的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就节约了医疗资源,因此癌症的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