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髎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概述

八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经穴位于骶部分别正对第1234骶后孔中,也称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定义】

八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经穴位于骶部分别正对第1234骶后孔中分别称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8个穴位,因此,八髎穴不是一个穴位,它是一组穴位的合称叫八髎穴。

25.png

 

           八髎穴的位置

 

 

【穴位功效】

八髎穴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理气散寒、补肾壮阳的功效。

 

【穴位主治病症

第一、运动系统疾病,比如腰腿痛、腰骶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肌纤维炎、膝关节炎等。

第二、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坐骨神经痛、骶丛神经炎、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第三、生殖系统疾病,比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炎、遗精、阳痿等。

第四、其他,比如外阴湿疹、睾丸炎、腹泻、便秘、小便不利、痔疮、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与肿大、肛门疾患等。

 

【如何取穴】

从髂后上棘(髂棘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一高骨突起)平齐的骶骨正中突起处是第一骶椎棘突,向下为第二骶椎棘突。在髂后上棘与第二骶椎棘穴之间即第二骶后孔,即次髎穴处。把中指按在第二骶椎棘突处,小指按在骶管裂孔(尾骨上方的两个小圆骨突起之间)的外侧,再将食、中、无名、小指等距分开,左右两边即是此八穴。

 

穴位操作

1、按摩:用手掌推擦八髎穴100~200次,力度先由轻至重,以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宜。长期坚持可治疗遗精、阳痿等。

2、艾灸: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可治疗阳痿、大小便不利等。

 

[1]胡维勤编著,颈肩腰腿痛的自我调养,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1.

[2]李志刚,小儿推拿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1.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穴位注射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穴位注射后一般的不良反应,一般表现为局部的酸胀麻木无力等,而这种情况一般持续1到2天左右,那么部分敏感的患者,可能会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但是一般是不需要处理,就会自行缓解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让患者,在治疗24小时后,局部自行进行热敷治疗,那么有个别人,假如因为疲劳,空腹以及体质因素较弱的原因,或者是治疗的紧张,也容易出现晕针的反应,比如表现为像,头晕胸闷心慌,全身无力等等的不良反应。这时候我们要叮嘱我们的病人,平卧休息半小时就可缓解,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那么有时候我们注射时,由于刺破了小血管,会出现局部的血肿,一般也会在1-2周就自行进行了吸收,一般24小时可以局部的进行热敷治疗。如果治疗注射后,出现了全身的分团搔痒,因在治疗前注意询问病人有没有过敏史,避免治疗的时候,出现药物的过敏现象,治疗后出现不应该出现的异常反应,如果是治疗后,有出现不能缓解的异常反应的时候,那么要及时的到医院就诊。

穴位注射法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穴位注射治疗法,它的治疗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像我们的运动系统的疾病,比如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有我们的神经系统疾病,像头疼,失眠,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胃痛,胃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我们的急慢性的支气管炎,我们的哮喘肺痨,心血管疾病,比如像心动过速心痛,高血压等等疾病。再有外科疾病,像乳痈肠痈腹痛,肠梗阻胆道的感染,再有说比如像,银屑病风疹痤疮,五官科的疾病,像我们的咽喉的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像妇产科小儿科,表现像子宫脱垂,小儿的肺炎,小儿的腹泻,像外科手术麻醉,穴位注射施行的时候,用于五官科的治疗也是非常多的,那么通常用的体血耳穴是比较多的。

肩周炎穴位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肩膀就像冰冻住了似的,常伴有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肩关节各方下活动均受限,甚至关节活动受限,逐渐加重或夜间疼痛明显。肩周炎的选穴常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或循经而定,临床常用的有肩髃、肩髎、肩贞、肩井、缺盆、极泉、阳陵泉、阿是穴等,具体应用时,应随症加减配穴,对有明显肌肉萎缩和肌肉粘连者应配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须进行积极的肩关节功能锻炼。近年来,在随从吕景山国医大师学习的过程中,也尝试采用对穴、阳陵泉配太冲穴来治疗肩周炎,确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