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骨骼是人体内坚硬的组织,正常成人体内共有206块。
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造血、储存脂质及矿物质等功能。
【定义】
骨骼是人体内坚硬的组织,正常成人体内共有206块,相互连接,构成人体的骨架。
人体骨骼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其中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也可按形状、大小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以及不规则骨。
注意:儿童的骨头为217-218块,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 块,成人后会融合为1块;尾骨有4~5块,长大后也合成1块;髂骨、坐骨和耻骨均为2块,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
骨骼模型图
【组成成分】
骨骼由水、有机质(骨胶)和无机盐等成分组成,其中水含量较少,固体物质中40%为有机质,60%为无机盐。无机盐可以决定着骨骼的硬度,有机质决定着骨骼的韧性。
【基本功能】
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造血以及参与人体代谢等功能。
1.支撑: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不同的骨骼会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相连接,成为整体骨架,将人体支撑起来,并保持稳定的形状,如果没有骨骼,人就会像软体动物一样,无法正常站立与行走。
2.保护:骨骼较为坚硬,且形成了整体的框架,可以将脆弱的器官,如心脏、肺部、大脑等保护起来。
3.运动:骨骼是进行运动的关键,只有拥有健康的骨骼、肌肉以及关节等组织,才能进行运动。
4.造血:骨骼中含有骨髓,而骨髓可参与体内的造血过程。
5.参与人体代谢: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骨骼还参与人体内分泌的调节,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和代谢。
[1]陈金宝编,临床人体解剖图谱 骨科分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8.
[2]汲军主编.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M].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