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年人药物治疗,成功跨过“睡眠障碍”这座大山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老年男性,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末端麻木、蚁爬感,伴有夜间睡眠差,偶伴有针扎样疼痛不适,且麻木的症状持续不缓解。今于我院完善检查后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周围神经病;睡眠障碍,阿司匹林肠溶片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以调血脂,予通心络胶囊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片营养周围神经维持神经、消化系统功能艾司唑仑片抗焦虑、失眠,患者睡眠障碍得到改善,肢体麻木、蚁爬感症状消失,无针扎样疼痛不适、麻木情况的发生

【基本信息】男78岁

【疾病类型】睡眠障碍

就诊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就诊时间】2019年10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以调血脂,予通心络胶囊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予艾司唑仑片以抗焦虑、失眠)

【治疗周期】9天

【治疗效果】患者睡眠障碍得到改善,肢体麻木、蚁爬感症状消失,无针扎样疼痛不适、麻木情况的发生

一、初次面诊

现代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睡眠相关的疾病,与生活压力大、心理健康、其他潜在疾病有很大关系,这让我想起上个月接诊的一位患者,他就有着严重的睡眠障碍。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据他描述,他在入院前5天没有任何原因就出现四肢末端麻木、蚁爬感,有时还会出现针扎样疼痛不适,且麻木的症状持续不缓解,同时还出现了夜间睡眠差的情况,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就睡意全无,且症状持续加重

为了使病情得到缓解,就来医院寻求全面诊查,经过询问,患者没有出现头晕,行走不稳,无头痛,无恶心、呕吐症状的出现,遂将患者收入院,并完善相关检查。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之后,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查体,并补充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心电图等)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行头部核磁了解头部情况。

经过查体,患者意识清醒,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口角无明显歪斜,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双侧指鼻试验正常。

辅助检查结果:临检(维生素九项)检查报告:维生素B2 162.88ug/L,维生素B6 10.58nmol/l,维生素A 0.39nmol/l结果均低于参考值。核磁检查报告:1.颅内多发腔隙性脑梗塞2.脑萎缩。神经传导速度提示左侧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较对侧轻度减低。

image.png 

结合患者症状、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诊断为:1.腔隙性脑梗塞2.周围神经病3.睡眠障碍。并为患者制定诊疗方案,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调整睡眠等治疗。

具体用药方案:予阿司匹林肠溶片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以调血脂,予通心络胶囊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予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片以营养周围神经、维持神经、消化系统功能,予石杉碱甲胶囊以对抗因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记忆障碍,予艾司唑仑片以抗焦虑、失眠。针对睡眠障碍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包括睡眠卫生教育、睡眠限制疗法等等。并且改变不利于睡眠的习惯。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入院后经过系统诊治,睡眠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经过心理疏导,患者没有了睡前焦虑、紧张的情绪,入睡困难症状明显减轻,睡眠质量很大程度上提高,无夜间多梦、惊醒等情况的发生。

患者肢体麻木、蚁爬感症状消失,无针扎样疼痛不适、麻木情况的发生,患者的一般情况也得以改善,食欲增强、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增强。并始终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出院1个月电话随访,患者状态良好,症状均未复发。

四、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放松心态,不要有睡前焦虑,及时不能立即入睡也不要过分紧张,致使神经过敏,从而更难以入睡。

2、减少糖类、高脂肪类饮食的摄入,减少脂肪堆积、血管损伤,进而加重病情。

3、对于脑梗塞,患者虽然没有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等较为严重的情况,但也已经有肢体麻木、疼痛不适等症状的出现,因此也要适当加强锻炼,加强肢体功能训练

4、在饮食方面,对于睡眠障碍,要养成好的睡眠习惯,减少频繁打盹、过长的午休等情况,养成规律的起床和就寝时间。

五、个人感悟

经过对该患者的诊治,我得出很多感悟,由于现在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机会大大增加,使脂肪在体内沉积,再加上很多人疏于锻炼,就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升,等到发病时身体机能就已经受到了影响,就如这位患者,肢体已经出现了麻木、疼痛的感觉,这就已经是脑梗塞的典型表现。

睡眠障碍也困扰着当今社会很多人,白天压力巨大,晚上又睡不着,周而复始,不仅身体吃不消,连心理也受到很大影响,在一个恶性循环的闭环里,不能“解脱”,除去规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寻求积极的心理康复训练,对于睡眠障碍,也能起到极大的帮助

因此,只有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疾病最大程度上远离疾病的发生,而疾病一旦形成,必须积极寻求正规系统的诊治,才能早日将疾病祛除,使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


睡眠障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睡眠障碍检查

一就是多导睡眠图的检查,hiv感染者睡眠障碍的特征就是入睡的潜伏期,觉醒期和非快速眼动相睡眠第一期时间延长,总睡眠时间、非快速眼动相睡眠第二期时间明显减少,快速眼动项睡眠潜伏期轻度的降低,睡眠效率下降,并且和抑郁症状呈负相关,但是快速眼动相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相睡眠比例正常。有主观睡眠障碍的,非快速眼动下睡眠的百分率,非快速眼动相睡眠第一期的转换,快速眼动相睡眠周期数,觉醒次数和时间都会有增加,而非快速眼动相睡眠的第一期的时间和睡眠其实的潜伏期会延长睡眠总时间缩短效率下降。有效睡眠时间缩短,非快速眼动相睡眠的第二期所占的比例和平均的快速眼动相睡眠时间显著减少。没有睡眠障碍主述的也有一些类似的异常,晚间使用氟西泮觉醒时间减少,非快速眼动相睡眠第二期和有效睡眠增加,睡眠的纺锤波功率谱增加显著,δ波还有k综合波不受影响,快速眼动相睡眠轻度增加。第二就是其他的检查,包括cd4阳性的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是hiv感染的最早或者是稳定的特征。

轻度睡眠障碍症状

简单地把其中最主要的几种睡眠障碍的亚型、临床表现介绍一下。第一、失眠情况,失眠又分好几类:入睡困难、夜间的维持困难、早醒。所谓的入睡困难是躺在床上之后想睡,半个小时还没有睡着,往往提示有心理的因素,比如有焦虑的情况。第二、稍微有点声音、响动就醒过来了,这种也是平时高紧张状态的表现。第三、早醒,一般来说,5、6点钟醒不叫早醒;比正常的入睡醒过来的时间提前2、3个小时,而且醒过来之后不能再次入睡,这种叫做早醒。当然要排除糖尿病反复起夜这种情况,往往单纯性的早醒提示有抑郁的情绪问题。而异态的睡眠,快眼动期的睡眠行为紊乱,往往入睡到后半夜,出现深度梦境的时候,全身的肌肉本来应该非常松软,突然出现松软开关的缺失,出现肌张力的增高,从而伴随着生动的梦境,会有一些大声的说话、躯体手舞足蹈的表现,叫做快眼动期睡眠行为紊乱。入睡前反复感觉到腿不舒服,需要指揉搓或者到地上来回的走动才能缓解,叫做不安腿综合征。不同亚型的睡眠障碍临床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

睡眠障碍的原因

睡眠障碍的病因,可以有躯体性的原因,比如疼痛、心悸、气短、咳嗽、骚痒、急尿频都可以引起睡眠障碍,都可以引起失眠。还有心理性的原因,比如焦虑、抑郁、精神紧张或者强迫症状等等,都可能造成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