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心力衰竭患者,半个月药物治疗后成功出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老年女性3个月前某次活动后突发胸闷喘,休息后不缓解,当时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症状仍然间断发作。一天前上厕所出现气短,大汗淋漓伴胸闷,夜间不能平卧,今于我院完善电解质、血细胞、B型钠尿肽、心电图检查后,诊断为“心力衰竭 心功能IV级”。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塞米重组人脑利钠肽等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活动后胸闷、气短等症状消失,一般情况尚可。

【基本信息】女,70岁

【疾病类型】心力衰竭

就诊医院】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19年11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呋塞米入壶利尿、重组人脑利钠肽改善心衰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4天

【治疗效果】活动后胸闷、气短等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上周三我在门诊坐诊时,一位神色憔悴的老年女性闯进我的视线

患者今年70岁,自述入院前一天晚上上厕所出现气短,大汗淋漓伴胸闷,夜间不能平卧无发热,无恶心、呕吐症状)。

经过问诊我得知患者3个月前曾在一次活动后,就出现突发胸闷气短休息后不缓解的症状当时也是就诊于我院,院方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然而出院后症状仍然间断发作

问询病史可知,患者有慢性肺阻塞病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可达180/100mmHg,平时规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病史,今为进一步诊治再次来我院就诊考虑患者情况,将患者收治入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了电解质、血细胞、肾功能、血凝五项、B型钠尿肽、心电图检查等一系列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92次/分,Ⅲ、aVR St段抬高0.1-0.2mvIaVL、V2-V6 ST压低0.1-0.3mv,提示心肌缺血B型钠尿肽数值6097.8pg/ml明显偏高,正常值为0-450pg/ml(钠尿肽增多且伴有夜间不能平卧,胸闷气短、运动时喘息、无法躺下和全身出汗,则可怀疑为左心衰竭),其他检查无明显异常。

image.png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病史和活动突发胸闷气短大汗淋漓不能活动,休息后不缓解等症状,初步诊断患者“心力衰竭 心功能IV级”。

鉴于患者有心肌梗死和慢阻肺病史年龄偏大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等危险情况,我跟患者家属沟通好后,一致决定选择药物治疗。

治疗第一天,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呋塞米利尿、重组人脑利钠肽持续泵入改善心衰,观察病情变化;患者病情较前好转,无胸闷,气短较前减轻。第五天,持续给予脑利钠肽静泵,托拉塞米利尿;患者病情较前好转,安静状态无明显气短,夜间可平卧,进食较前增,精神较前好转,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6次/分,V2-V6 I、avL ST段轻度压低。第七天,患者血钾偏低(补充诊断:电解质代谢紊乱 低钾血症)加氯化钾注射液、螺内酯片口服,心功能仍较差,加呋塞米片口服;患者病情稳定,能耐受轻度活动,间断咳嗽,痰不多,体温正常,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9次/分,T波低平。

第十三天,患者病情较稳定,偶咳嗽,痰不多,能耐受轻度活动,体温正常,未诉其他不适。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77次/分,T波低平,患者诉间断喘息,加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患者病情较稳定,明日可以考虑出院,院外监测血压血糖情况,规律口服药物治疗,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来院复诊。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入院后第一天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呋塞米利尿、重组人脑利钠肽持续泵入改善心衰,观察病情变化第五天,持续给予脑利钠肽静泵,托拉塞米利尿;第七天,患者血钾偏低,心功能仍较差,氯化钾注射液、螺内酯片加呋塞米片口服;第十三天,患者诉间断喘息,加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

精细治疗,患者症状得以缓解,有效地改善了生活质量。出院时病情较稳定,夜间可平卧,偶咳嗽痰不多,体温正常,能耐受轻度活动,无活动后胸闷气短等不适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77次/分,T波低平。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在饮食上,应当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血糖情况少量多餐,减少腹部饱胀感,适当控制每日进食总量;不吃过冷、过热、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不饮酒、不吸烟、不喝浓茶或咖啡;维生素应补充充足,膳食应富含多种维生素,可多吃些鲜嫩蔬菜或水果;控制总热量,力求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少用甜食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2、解除精神压力,减少体力活动,减轻心脏负荷。

3、治疗过程使用的呋塞米是利尿药,需要每天监测尿量,而且利尿剂会导致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钾、低钠,造成患者厌食、恶心、乏力。因此,患者要遵医嘱服药。

五、个人感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节的改变,常伴呼吸困难、体液潴留、运动耐受性降低和生存时间明显缩短,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衰。

 本病例患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定期复查。由医生根据病情加减用药,药物不可随意停用。特别注意低盐饮食,给以适量维生素、蛋白质及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控制每天饮水量,少饮多次,避免一次喝太多,以防出现水钠潴留。另外气温偏低,心衰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不要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有明确心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要注意观察,症状加重请及时就医,上气不接下气、活动后胸闷、脚踝肿胀也是心衰信号。

此病不能治愈,治疗目标是为了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人的心脏就像一个泵,不停的泵出血液在身体内循环来满足各器官的需求。当心脏功能不好时,这个泵就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或带不动身体里的血液。当带不动的血留在肺里或者腹部脏器内,患者就会出现气短、躺不平和浮肿等症状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力衰竭的分级

心衰的分级标准有四级,一级患者虽然有心脏功能改变,但是没有临床表现,活动也不受限制,二级在患者有心脏功能改变的基础上,休息时没有症状,但是在体力活动时可能轻微活动症状,如胸闷,气喘,感觉胸闷,心功能三级,在轻微活动后即可出现胸闷气喘甚至心绞痛气短或呼吸困难等,4级患者即使卧床休息也感觉到气场甚至呼吸困难,还伴有其他心衰的表现,如水肿。既然患者确诊是心力衰竭了,那么就需要积极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了,一般是采用利尿剂配合些扩血管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了。心衰的分级一般按照症状表现进行纽约心功能分级的,一共分四级,还有一种是科力普分级,是按照肺部的听诊范围进行分级的。心力衰竭分类多种多样:1、按发病紧急情况有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两种;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发病的紧急来分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很多高血压病、冠心病增加后,发展到后期可以出现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指标

心力衰竭的指标: 1.生物学的指标,比如说BNP就是B型钠尿肽,不但可以用于心衰的诊断,而且可以帮助诊断呼吸困难的病因,以及为判断预后带来参考。 2.心电图;心脏彩超,能提供心脏准确的结构和功能以分析心功能,正常人的射血分数在55%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要警惕是不是有心衰的发生。 一般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检查结果进行心力衰竭的诊断。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六分钟的步行距离,六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米,为重度心衰,150到450米为中度心衰,大于450米为轻度心衰,可作为参考。二级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