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女性多年来反复气促、胸闷,原来是心力衰竭惹的祸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中年女性“反复气促半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天”入院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入院完善电图、心脏彩超、血气分析NT-proBNP多项检查后考虑为心力衰竭发作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营养心肌、利尿抗心衰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无气促、胸闷等不适,双下肢水肿消失,病情好转

【基本信息】女性,56岁

【疾病类型】心力衰竭

【就诊医院】阳江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6月

【治疗方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营养心肌、利尿抗心衰等

【治疗周期】7天

【治疗效果】无气促、胸闷等不适,双下肢水肿消失,病情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被轮椅推入诊室的,进来时候只见她精神状态表情痛苦

通过询问了解从半年前开始,她就出现了气促表现胸闷偶有咳嗽、咳痰可少量白色泡沫痰双下肢水肿多次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心功能高血压3 很高危2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中度贫血经治疗症状症状好转出院

3患者再次出现气促症状,双下肢水肿疼痛胸闷、心悸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于是今天再次来到我院就诊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180mmHg2糖尿病”病史10余年,最高20mmol/L,近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自诉“胃病”多年

患者既往诊断明确考虑现在很大可能是心力衰竭再次发作进一步治疗患者心力衰竭收入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首先对其进行了体格检查提示T 36.6℃,P 65次/分,R 22次/分,BP 210/110mmlg。神志清醒,精神疲倦,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病面容,体型中等,推车入病房,半坐卧位,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全身散在皮肤色素减退,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肝掌,无蜘蛛痣,轻度贫血貌。颈软,颈静脉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及湿啰音。余无特殊

同时为进一步了解病情,给其完善相关一系列检查NT-proBNP>35000ng/L。血常规RBC 12/L↓,HGB 83.00g/L+,HCT 25.40%+,MCV 87.60fL,MCH 28.60Pg。血气分析pH 7.270,PaCO2(二氧化碳分压)46.5mmHgPaO2(氧分压)43.0mmHg↓。胰腺炎3项,(急)心功能8项,(急)肾功能6项,(急)肝功能8项,(急)基础代谢生化组合I:Urea 18.1mmo1/L↑+,CR 363umo1/LUA 452umo1/LTP 56.3g/LALB 36.0g/L基础代谢生化组合Ⅲ,风湿4项免疫6项:UA(尿酸)458umol/L↑,GLU(葡萄糖)3.12mmol/L↓。

心电图1.窦性节律2.心肌缺血。心脏彩超:左房增大。房间隔缺损房间隔膨胀瘤。主动脉瓣钙化并轻度返流。二尖瓣后瓣环钙化并轻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弱(I级)。腹部超声胆总管及胰管稍扩张,请结合临床双肾结石左肾偏小并少量积液。

1662109710674.png 

(心脏彩超检查报告)

综合检查结果及患者症状年龄考虑决定采用药物治疗给予阿司匹林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辅酶Q10营养心肌、呋塞米利尿抗心衰对症支持治疗

三、治疗效果

经过系列检查并结合患者症状既往病史患者诊断明确,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营养心肌、利尿抗心衰等治疗患者无气促、胸闷等不适症状,双下肢水肿消失精神、睡眠胃纳可大小便正常

查体BP176/78mmHg静脉无怒张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4/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壁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患者目前病情明显好转,于是准予患者办理出院。

四、注意事项

1.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

2.监测血压、血糖、心,定期复查心电图、心彩彩超、肝肾功能。每3-6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每1-2年全面复查相关指标了解血脂、心、脑肾、神经及眼底情况。

3.定期肾内科门诊复诊,监测肾功能及肾脏B超

4.定期心内科复诊,长期用药。如无禁忌症,阿司匹林片等抗凝药、他汀类调脂药应长期应用

五、个人感悟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是一种由于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的壁(房间隔)出现了裂孔,而导致左心房的血液流人右心房的疾病。儿童时期的孔比较小,不易被发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间隔缺损不断发展,中年后就会出现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症状患者为例,本身就有先天性心脏后续又出现了心力衰竭再加上又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她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心力衰竭患者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从医嘱,定期检查,避免劳动过度,保持合理适度的营养和休息,不激动,多沟通。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心力衰竭的分级

心衰的分级标准有四级,一级患者虽然有心脏功能改变,但是没有临床表现,活动也不受限制,二级在患者有心脏功能改变的基础上,休息时没有症状,但是在体力活动时可能轻微活动症状,如胸闷,气喘,感觉胸闷,心功能三级,在轻微活动后即可出现胸闷气喘甚至心绞痛气短或呼吸困难等,4级患者即使卧床休息也感觉到气场甚至呼吸困难,还伴有其他心衰的表现,如水肿。既然患者确诊是心力衰竭了,那么就需要积极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了,一般是采用利尿剂配合些扩血管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了。心衰的分级一般按照症状表现进行纽约心功能分级的,一共分四级,还有一种是科力普分级,是按照肺部的听诊范围进行分级的。心力衰竭分类多种多样:1、按发病紧急情况有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两种;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发病的紧急来分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很多高血压病、冠心病增加后,发展到后期可以出现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指标

心力衰竭的指标: 1.生物学的指标,比如说BNP就是B型钠尿肽,不但可以用于心衰的诊断,而且可以帮助诊断呼吸困难的病因,以及为判断预后带来参考。 2.心电图;心脏彩超,能提供心脏准确的结构和功能以分析心功能,正常人的射血分数在55%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要警惕是不是有心衰的发生。 一般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检查结果进行心力衰竭的诊断。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六分钟的步行距离,六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米,为重度心衰,150到450米为中度心衰,大于450米为轻度心衰,可作为参考。二级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