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什么特点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发病急、全身皮肤粘膜损害以及出血。

1、血小板减少:是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特征,通常正常血小板数在(100-300)×10^9/L,而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数<50×10^9/L

2、发病比较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一种获得性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疾病,发病非常急,多数患者发病1-2天就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

3、全身皮肤粘膜损伤:通常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和黏膜的出血倾向,表现为紫癜,即皮肤和黏膜上的小点状出血或淤血。这些紫癜通常是不痛不痒的,可以在全身各个部位出现,包括四肢、躯干、口腔等。

4、出血:由于血小板减少,ITP患者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包括皮肤、鼻腔、口腔、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出血,可能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血尿等症状。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情况下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什么情况下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ITP,人血丙种球蛋白是治疗重型儿童ITP的一种一线药物,当患者血小板数目在20×10的九次方以下,同时病人伴有活动性出血的时候,可以考虑进行人血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治疗的同时不需要输注血小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的这个优点是它的副作用比较小,它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是它也有缺点,因为人血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如果它处理不好的话,有可能引起血液制品相关的这些并发症,比如说过敏反应、皮疹,在输注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另外还有很突出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血液制品,它造价比较高,比较贵,所以在儿童应用的情况下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血小板比较低的情况下,有明显的出血的情况下,才考虑应用这个药物。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是什么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一、小儿比较常见,好发年龄段是在1到5岁,并且它有季节性,常常是在冬春季发病率比较高,为什么冬春季发生率比较高,因为这两个季节病毒感染的几率比较高。新诊断的这些ITP患儿,他常常是在发病前的1到3周内可能有急性病毒感染,同时它可能在发病前也有细菌感染。二、有一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没有明显的症状,临床上的特点是自发性皮肤粘膜的出血,是比较突出的表现,它可以表现为皮肤粘膜瘀斑,鼻子出血,牙龈出血,严重的情况下出现呕血和便血,并且有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血尿,有一些青春期的女孩,会出现月经过多,极少数病人发生颅内出血,这是它的特点。不过它的愈后是非常好的。

ITP病人出血紧急情况该怎么办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如果出现了活动性出血要做的紧急情况处理就是我们可以选择输注血小板,或者是我们用免疫球蛋白冲击,或者是激素的冲击,来提升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而影响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