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患者应该这样护理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乳腺炎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乳腺炎,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在乳腺炎症初期婴儿可以继续哺乳,,但喂奶前后应清洁乳头、婴儿的口腔及乳头周围,这样可起到疏通乳管防止乳汁淤积的作用。那么乳腺炎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工作呢?

1、早期按摩和吸乳是避免转成脓肿的关健。患者或家属可用手指顺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加压揉推,使乳汁流向开口,并用吸乳器吸乳,以吸通阻塞的乳腺管口。吸通后应尽量排空乳汁,勿使壅积。

2、哺乳期要保持乳头清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定时哺乳,每次应尽可能将乳汁排空,如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吸尽,应借助吸乳器将乳汁排空;发热,体温达39摄氏度时不宜吸乳。

3、中药外敷。取硝芒100克,研细,加入面粉调成糊剂。贴敷于患侧乳房局部,可减轻乳房疼痛。

4、不宜让婴儿含乳头睡觉,哺乳后用胸罩将乳房托起。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吃晕食,忌辛辣。

6、情志不畅亦与乳腺炎有关,要劝导病人解除烦恼,消除不良情绪,注意精神调理。

急性乳腺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发展为化脓期,化脓期急性乳腺炎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脉搏加快、同侧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高,常可在4-5日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跳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

若为乳房深部脓肿,可出现全乳房肿胀,疼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有时一个乳房内可同时或先后存在数个脓腔。最终会导致乳腺癌。

急性乳腺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就是发生在乳房疾病的一个急性炎症,对于妇女来讲,急性乳腺炎实际上最常见的就是临床上的指的哺乳期的乳腺炎,这种炎症一般跟哺乳是相关的,也就是跟乳汁的淤积或者突然受外伤,局部外力的刺激之后,乳房的乳汁蓄积之后的继发的感染,而这种炎症往往跟细菌感染有关,因此平时又称之为急性化脓性细菌性感染。这一类的乳腺炎症,常见的西医治疗措施就是用抗生素或者抗菌素治疗,因为它就是细菌感染,因此抗菌素有一定的作用。当然抗菌素也有副作用,不能随便应用,患者会担心用了抗菌素之后,乳汁会不会受影响,会不会影响正常哺乳,因此临床上即便真正得了急性的乳腺炎,抗生素还是要慎用的,如果非用不可,还是要给病人交待清楚,怎样应用,应用多长时间,应用之后又对哺乳有没有什么影响,如何能够尽量避免对正常母乳的影响。此外在应用多长时间之后可以正常哺乳,或者某种抗生素是否对哺乳没有什么影响,这些都需要明确,在就诊的时候也应该明确的跟医生具体询问。

如何区分急性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

第一、从字面上,急性乳腺炎是发生在产后妇女。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生在非哺乳期。第二、急性乳腺炎一般是起病很急,会合并有发烧,大部分是出现痛性的肿块排乳不畅甚至破溃。非哺乳期乳腺炎即使出现在哺乳期,也会出现类似的乳房肿块红肿甚至发烧,但经过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不佳。实际上我们在临床中靠细菌培养,甚至抗生素的治疗的效果来推断,以病理的诊断为准。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尽量采取穿刺活检手段。

急性乳腺炎的并发症有哪些?有哪些危害?

引起急性乳腺炎常见的原因是:第一、乳汁淤积,就是乳管不通;第二、是细菌感染,急性乳腺炎并发症呢,主要有脓毒血症和菌血症,病程进入急性化脓性炎症阶段,病人可出现脓毒血症和菌血症,此时病人,会出现持续的高热,面色潮红、谵妄,等全身中毒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抗菌药物,应用不对症,炎症得不到控制,可发展为全身多脏器的转移性脓肿,例如肺的脓肿、肝的脓肿、骨髓炎等。乳房的深部脓肿,也就是说后间隙的脓肿,可以向胸壁破溃,进到胸腔里边形成脓胸,乳房的瘘管,是脓肿形成期,可以向内或向外破溃,形成皮肤破口,或者是乳腺的瘘管,如果处理不当,可以形成长期不愈的,乳汁瘘临床上可以从乳管内,看到排出乳汁或者是脓液。上述情况,若在急性乳腺炎期间,就得到及时的治疗,将可继续进行哺乳,一旦形成脓胸、瘘管、窦道,经久不愈,将要停止哺乳,势必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在乳腺炎的治疗方面,要尽早的疏通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