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应对秋燥防旧疾 换季应防心肌梗塞

进入了深秋,中医认为,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由于“秋燥”的影响,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

应对秋燥,可用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润燥,老年人大多有旧疾,有些病虽然本身与季节关系不大,比如胃病、血压或血糖比较高等,平时病情控制得还不错,但却很可能在夏秋转换的时候因为秋燥、感冒等小问题而引起旧病发作。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支气管炎等“小病”。

秋季是一个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然而这个观点并非适合所有老年人。医生介绍,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食疗。在保健方面一定要与医生多沟通,不要自作主张,盲目进补。很多补品尤其是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否则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有些老年人注重“春捂秋冻”,可是,医生却提醒,这些老人不宜秋冻,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易引发中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脏缺血、缺氧更加严重,从而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

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人,在秋季易感受风寒湿邪,常会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症状。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受到秋凉刺激后,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等,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

心肌梗塞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肌梗塞急救

建议:出现心肌梗塞时应立即打120急救,同时对病人进行胸外按压,舌下含硝酸甘油,等待救援人员赶到。平时应注意适当的锻炼。急救方法是立即躺在床上,第一时间拨打120,入院对闭塞的血管进行再灌注治疗。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PCI和CABG,溶栓疗法现在基本上在基层医院使用。在心肌梗死的早期,应使患者躺着不动,应立即服用阿司匹林,并应尽快选择可进行干预的最近医院进行治疗。患者心前区会出现严重且持续的疼痛,且无缓解,休息或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心肌梗塞手术

手术费用是报销的,但手术中使用材料,如支架(分进口和国产支架)、球囊(分预扩张球囊和后扩张球囊,有进口和国产之分),和部分一次性耗材不在报销范围之内,尤其是进口支架和球囊。如果家庭经济紧张,尽可能选用报销范围内的耗材,即国产支架和球囊。心肌梗塞的手术费用大约是在15,000元到3万元左右,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的病症表现不同,严重程度不同,以及采取的手术难度不同,所以费用方面会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费用也会受到当地的物价水平的影响。有严重的心肌梗塞的患者,必须要及时通过合理的手术治疗,避免导致病情的严重。另外目前新兴的药物球囊、激光气化斑块技术等尚未纳入医保,故目前尚不可报销,其价格在3-4万元左右,如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新兴技术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术中用到的导丝、国产支架、进口支架均可报销,报销前价格与所置于的支架数相关,一般情况下报销前在4万元左右。

心肌梗塞手术

如果心肌梗死出现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会安装临时起搏器或者永久起搏器,一般是选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将电极导线送入心腔预定位置并固定检测,起搏器安装在胸部皮下,缝合即可。其中冠脉造影和PCI是一种微创手术,一般采用右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后进行不同角度的血管造影,以发现狭窄或者堵塞的血管部位,然后送入支架,手术完毕拔出导管,桡动脉压迫止血。2、如果心肌梗死比较严重,不适合做冠脉支架植入术,这种情况就要做冠脉搭桥手术,冠脉搭桥一般都是搭三根的血管,整体的费用一般在六万左右。心肌梗塞手术费用不好确定,如果梗塞不严重,需要支架治疗,这费用不好抬高,一般是3万左右,但是如果搭桥手术,费用会偏高,最好去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治疗,根据自己局部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术后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凝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