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将会影响发育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BD)的儿童患者越来越多,消化科专家提醒,儿童炎症性肠病的症状有腹痛、腹泻、血便外,但部分孩子症状并不明显。无论哪种情况,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生长发育迟缓。
14岁患儿身高只有1米
14岁女孩,其身高却不足1米,也没有来月经。据家长介绍,孩子有腹痛很长时间了,但直到8岁时才被诊断为炎症性肠病,在当地医院一直接受激素治疗,这些年来,孩子的身高再也没长过。感觉情况不对,家长才想到带孩子来广州大医院看看。
专家介绍说,像这样的孩子在炎症性肠病门诊并不鲜见,许多孩子都是发现得晚,生长发育已受到了影响,好不容易得到了诊断,但由于治疗不规范,患儿的生长发育受限,仍然会落后于其他孩子。
儿童患病可能症状不明显
炎症性肠病的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患病的表现并没有成人典型,有些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如腹痛、腹泻及其他炎症表现;有些则仅有孤立症状,如有慢性腹痛。但患儿有一个共同特点——都伴有生长迟缓。在发病初期,生长迟缓也可能是临床上唯一的表现。
身高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营养、生长激素的分泌、疾病、药物作用、运动、睡眠、心理状况等多个方面。炎症性肠病本身就是慢性炎症,会抑制长骨生长。此外,疾病导致营养吸收不了,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如果不加以干预的话,炎症性肠病患儿的身高与普通孩子的身高差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大。
治疗方案比成人有更多选择
炎症性肠病有“绿色癌症”之说,一旦患病则不能根治。幸运的是,通过规范的治疗可最大限度让患儿生长发育不落后于其他孩子,将来也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结婚生子。
和成人一样,儿童患者在治疗时也可能用到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在发作期诱导缓解病情方面发挥很大作用,一般情况下激素治疗只使用几个月。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就应改用免疫抑制剂。儿童在发作期时也可以选择生物制剂来影响病情发展,病情缓解后再使用免疫抑制剂,但这种治疗方式相应的费用较为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