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有哪些?
细菌性食物中毒系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细菌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中前者亦称感染性食物中毒,病原体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后者则称毒素性食物中毒,由进食含有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及肉毒杆菌等细菌毒素的食物所致。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为:
1、在集体用膳单位常呈爆发起病,发病者与食入同一污染食物有明显关系;
2、潜伏期短,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肉毒中毒则以眼肌、咽肌瘫痪为主;
3、病程较短,多数在2~3日内自愈;
4、多发生于夏秋季;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以下特点:
1、与饮食有关;
2、未吃者不发病;
3、中毒原因排除后不再有新病例发生;
4、是爆发性的,没有人传染人的现象。化学性食物中毒也具有上述特点,但潜伏期短,
不发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由数小时到一昼夜,平均十几个小时,以进入人体的菌量多少而定,大部分有发热.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但在夏秋季节发生较多,主要由于气温较高,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而且在此时期内人体防御机能往往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此最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