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肺实质非特异性炎性增生性肿瘤样病变,是由肺内慢性炎症产生的肉芽肿、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发病变形成的肿块,并非真正肿瘤。肺炎性假瘤占肺部良性肿瘤的第一或第二位。肺炎性假瘤的病因目前尚不太清楚,可能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非特异性炎症,若肺部炎性病变迁延不愈则致结蹄组织增生机化,进而局限化形成瘤样肿块。肺炎性假瘤是由各种炎症细胞及间叶组织构成,其中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及梭型间叶细胞。这些不同类型的细胞在不同的病变中的数量不等,甚至在同一病变的不同区域,其细胞成分也不相同。
肺炎性假瘤在诊断上很难与肺癌、肺结核瘤、错构瘤等相鉴别,这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可以相对的选择药物来治疗。如果对青霉素类的头孢类的药物不过敏,可以使用阿莫西林类的药物或者头孢类(先锋类)。如果对上述药品过敏,可以使用大环内酯类的药物如阿奇霉素胶囊,利君沙片,或者是罗红霉素。
由于肺炎性假瘤术前很难确切诊断尤其难与肺癌区别,又偶有癌变的可能,因此一般主张及早手术治疗。术中需要送病理冰冻切片检查,以明确诊断。确定良性性质后,手术以尽量保存正常肺组织为原则。处于肺表面的炎性假瘤,可以作肺楔形切除。位于肺实质内的炎性假瘤可以行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除巨大肿块及已侵及主支气管的以外,一般不做全肺切除。
目前,炎性假瘤的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其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和肺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术前常误诊为肺癌。故在临床上采取诊断性手术切除治疗。WHO软组织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专家组已经把炎性假瘤重新命名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认为其是一种中间性肿瘤,为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有了这一理论的指导,对其诊断和治疗也产生了新的观念。对怀疑恶变的病例,则采取根治性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