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放疗技术五种肺癌患者可选择放疗

肺癌的根治性放疗照射野应包括临床肿瘤、亚临床病灶及它们边界外1cm的正常组织。上中叶肺癌应照射原发灶、同侧肺门、双侧上半纵隔,即自胸腔入口到隆突下5-6cm;下叶肺癌应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及全纵隔,即自胸腔入口到横膈,肺尖癌应照射原发病灶、同侧锁骨上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伴Pancoast征象者还应照射与原发病灶相应水平的那段脊髓上叶病变或有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时,可考虑同侧锁骨上区照射。常规先设胸部前后大野相对照射,DT达40~46Gy,前后相对斜野避开脊髓,最后用小野加量照射。姑息性放疗照射野只需包括临床可见的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

肺癌的放疗技术五种肺癌患者可选择放疗

根治性放疗采用常规分割,临床病灶为60~65Gy/6~6,5周,亚临床病灶为45~50Gy/4.5-5周。目前有很多学者在行超分割放疗,但优于常规分割的报道不多。

术前放疗包括:①低剂量短间隔,适用于切除率高者,术前照射5~20Gy/1~10次,照后1-7天内手术。②中等剂量中等间隔,适用于切除率低者,DT达30~40Gy/3~4周,间隔4周手术,或30Gy/2周,2周后手术。②高剂量长间隔照射,适用于手术切除困难者,小区域给DT50Gy/5周,间隔6~8周手术。

术后放疗应包括同侧肺门、全纵隔,如Nz者需包括锁骨上区,先前后野照射36~40Gy,再斜野追加至50~60Gy/5~6周。

①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和腺癌)患者,虽然仍然以外科手术作为首选方案,但是对于那些因为本身具有心脏或肺部基础病变的无法承受手术负担的患者,经临床研究证实,精确放射治疗可获得与手术治疗相似的结果。

②对于那些不能手术,局部已经晚期并发生骨转移或者脑转移的病人,选择姑息性放疗则可以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他们的痛苦。

③对于任何一种确诊为肺癌但又不能进行手术的病人,都应当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地进行放疗。单纯放疗或者与手术以及化疗结合,都是可以操作的方案,但是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或者化疗后必须给出适当的间隔期,让病人在身体得到一定恢复后再进行放疗,以促讲整体的治疗进程。

④对于Ⅲa期患者,木后放疗能显著提高区域性肿瘤控制率,但对生存率提高不是非常显著。

肺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肺癌分期

小细胞肺癌分期有两大类,最常用的分期,是一名退伍军人医院提出的,它叫局限期和广泛期。TNM分期是按照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及扩散程度来制定的,T代表原发肿瘤,T0代表找不到原发灶,T1代表肿瘤小于或等于3以及无周围转移,T2代表肿瘤大于或等于3cm或向肺门扩散伴肺不张,T3代表肿瘤已累及膈肌、纵膈胸膜或距离隆突不到2cm,T4代表肿瘤已侵犯心脏、大血管、食管、椎体、隆突或产生胸水。肺癌的分期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预测,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国际肺癌研究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按照肺癌原发灶的肿瘤大小分为T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为N分期,和有无远处转移是归为M分期,将肺癌加以分类为各国所采用,现在有UICC分期,也有AJCC分期,两种不同的。

为什么肺癌要分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因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它的生物学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小细胞肺癌可以理解成为,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这种肺癌来得快,不能开刀。对化疗比较敏感,远期生存质量不好,愈后也不佳,恶性程度非常高,所以把它单列出来,叫做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又包含,有很多的类型,包括肺腺癌、鳞癌、腺鳞癌、类癌、粘液囊性癌,各种各样的癌,整体来说它的生物学行为是比较统一的,早期的时候是适合做手术的。所以我们医生就,人为的把它划分为两大类,一个小细胞和非小细胞。

肺癌是怎么回事

肺癌是怎么回事?肺癌它就是原发于肺部的恶性肿瘤。它又分为两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它包括了鳞癌、腺癌还有大细胞癌等等,所以我们病人朋友们可能会听到某某人得的是鳞癌或者是腺癌,那么这部分病人他就是非小细胞肺癌,那么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它们除了病理类型上的区别以外,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预后还有后续的治疗方案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进行了这种类型的分类。现在来说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鳞癌的比例大概在30%,腺癌的比例是40%,大细胞肺癌占5%,还有剩下的就有未分化癌或者是混合类型的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是与吸烟有密切关系的。之前在上世纪的时候,我国非小细胞肺癌中鳞癌占的比例要多于腺癌,目前来说是腺癌40%要多于鳞癌,男性肺癌病人要多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