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蹦床玩high了4岁男孩险瘫痪 儿童是颈椎脱位的高危人群

4岁多的小男孩妙妙(化名)脖子上裹着一个颈套,被重重的牵引锤固定在病床上一动也不能动……这是记者昨日在病房看到的一幕,从现在起的3个月内,妙妙的脖子都必须用外力固定,而让妙妙遭此罪的竟然是在游乐场玩蹦蹦床时摔了一跤的恶果。

据妙妙的奶奶回忆,11月17日下午和往常一样,她带着妙妙去雨花亭沃尔玛的儿童乐园玩耍,在玩蹦蹦床时,妙妙不小心摔倒了,当时他正玩得高兴,也就没太在意是不是摔伤了哪里。结果,第二天妙妙起床时,发现自己的脖子动不了,哇哇大哭,疼得直流眼泪。这时家人赶紧将妙妙带到省儿童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妙妙的脖子受伤了,医生说是脖子的关节脱臼了。根据X光片来分析,妙妙主要是因外力导致第1、第2颈椎受伤移位,目前采用牵引复位,住院治疗一周左右后,出院还需用颈托保护颈椎3个月再复查。

据专家介绍,颈椎半脱位是小儿矫形外科的常见病,发病年龄多在3-7岁之间。人体颈部有7个椎体,第一颈椎称寰椎,第二颈椎称枢椎,在临床上以寰枢椎脱位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酸胀,头颈伸屈和旋转功能受限,颈部肌肉痉挛,头颈呈前倾、自身感觉僵硬,损伤节段的棘突和棘突间隙肿胀并具有压痛,椎前侧也可有触痛。严重的脱位会引起呕吐,甚至压迫神经脊髓,导致大小便失禁及下肢活动障碍。据介绍,小儿颈椎脱位容易误诊,常有小儿因诉说嗓子疼痛而到医院就诊,往往会诊断为急性咽喉炎,给予消炎止痛治疗,而后突然出现脖子向一侧偏斜,自主活动消失,不敢动弹表情痛苦。如果孩子出现这类症状,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给孩子造成伤害。

专家提醒,玩蹦床的小孩子,最容易摔伤各个部位的关节,除了颈椎,手肘、手掌、手指、脚踝等部位也极容易受伤。因此家长在陪孩子玩“蹦床”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最好是做一些防护措施。同时他也提醒广大家长,小儿寰枢关节脱位后,头部哪怕是受到轻微外伤如旋转、打喷嚏、乘车时突然刹车等都可使脱位加重,甚至可因椎动脉受牵拉或延髓受压造成窒息而死亡。一旦确诊,家长要精心照料和护理,禁止一切剧烈活动。

关节脱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怎么办

髋关节置换以后,实际上咱最害怕的一个并发症,就是一个脱位的问题。关节脱位它有很多种原因。第一个可能是病人的原因,患者的原因。可能一个是体位性的,做完髋关节,尽量在让他避免做一些过度内收、内旋,包括深蹲的动作,有可能你会导致脱位。如果真是出现脱位了,如果是体位性的,一旦出现脱位,患者他会丧失运动能力的,他可能不能活动了、不能行走了,这时候你马上到医院,就近到医院,或者说找给你做手术的这种大夫,让他到医院以后,要拍一个X线片,判断一下是前脱位或者后脱位,这样才能够针对性的进行复位。另外一个可能都是医源性的,可能有时候你这个安装的角度,可能角度有些是欠准确,或者角度不精准,如果真是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病人反复脱位,脱两次或者三次以后,经过你的复位、制动恢复不好,这时候可能我们要进行这种翻修,要给他翻修到一个正常的角度,这时候才能够重建,重新恢复他髋关节的功能。

如何诊断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的诊断主要着手于三个方面: 第一是患者的病史和外伤史。外伤以后肩关节有肿胀疼痛,功能受限。 第二是体格检查,看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无肩关节畸形,有无活动受限。 第三是依据影像学诊断,通过X片、CT和核磁共振,可以判断骨质、软组织损伤,进行全面检查。如X光片可以看出两个骨头不对位了,这时候就诊断为肩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肘关节脱位后要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观察肘关节脱位是否有周围的骨折,如果是单纯的肘关节脱位,应该进行局麻下手法复位,并且石膏外固定4~6周,4~6周后加强功能锻炼。复位时主要是医生把患者的肘部放在医生的腰部,然后一只手托住腕部,一只手托住肘部,然后用力牵拉,使肘关节缓慢的复位。一般肘关节脱位由于肘关节脱位类型较复杂,常合并肘部其他结构损伤,可手法复位,新鲜肘关节脱位或合并骨折的脱位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对某些陈旧性骨折,为期较短者亦可先试行手法复位。肘关节脱位是肘部常见损伤,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对腕关节陈旧性脱位的手法复位,在臂丛麻醉下,做手肘柔和的伸曲活动,使其黏连慢慢松解。手法复位新鮮肘关节脱位或合拼骨裂的脱位关键医治方式为手法复位,对一些陈旧性骨折,历时较短者也可以先实施手法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