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者平衡能力训练如何进行

脑瘫患者的康复训练应该是持续进行的,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康复进度不断进行更改,对于脑瘫患者来说,进行平衡能力训练可以纠正剪刀步态等一些肢体动作,因此家长需要对平衡能力训练的常识进行了解,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那么脑瘫患者平衡能力训练如何进行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脑瘫患者平衡能力训练如何进行?脑瘫患者平衡能力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身体侧倾:训练时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髋部分别向左右伸展,肩部向侧方移动,保持上身尽量向侧方倾,头部保持在肩部的正中,目视前方,保持动作5~10秒钟后复原,然后换到另一边反复多次,20个为一组。

二、身体后倾:训练时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髋部向前伸展,肩部向后,保持上身尽量向后倾,头部后仰,双目向上看,保持动作5~10秒钟后复原,然后反复多次,20个为一组。此训练主要是训练脑瘫患者会在姿势改变时控制身体平衡。

三、立位抬脚尖:站立位,双脚稍分开,双脚尖抬起,髋稍屈,腿伸直,双手可叉腰或平举以维持平衡,保持动作5~10秒钟后复原,然后反复多次,20个为一组。

四、身体前倾:训练时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前伸,髋部向后伸展,肩部向前,保持上身尽量向前倾,头部后仰,目视前方,保持动作5~10秒钟后复原,然后反复多次,20个为一组。

五、立位抬脚尖:站立位,双脚稍分开,双脚跟抬起,腿伸直,双手可叉腰或平举以维持平衡,保持动作5~10秒钟后复原,然后反复多次,20个为一组。

脑瘫患者平衡能力训练如何进行?脑瘫患者平衡能力训练常识已经为大家介绍清楚了,相信通过以上介绍之后,大家对脑瘫患者平衡能力训练已经掌握了。在对孩子进行脑瘫患者平衡能力训练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操之过急,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才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脑瘫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脑瘫发病率

脑瘫是指先天性或围生期,由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一组疾病。脑瘫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脑瘫的发病率较高,国际上脑瘫的发病率为1‰到5‰,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为1.8‰到4‰。脑瘫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孕龄越小,脑瘫患病率越高。

脑瘫的临床表现

脑瘫的临床表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早期性。即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所致的脑损伤。第二,非进行性。即脑瘫是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第三,障碍多重性。主要障碍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肌肉强直或痉挛,异常感知,抽搐及视听、言语等其他障碍。脑瘫的临床特点为运动障碍,常伴智能发育障碍和癫痫发作。脑瘫主要损害为锥体系损伤,并发锥体外系、小脑、脑干、脊髓等损伤。

如何判断脑瘫

脑瘫的判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存在。第二,在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第三,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例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和反射异常。第四,常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及其它异常。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以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需要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