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人漏报率竟然高达52%

最早的时候,专家认为丙肝主要以输血和使用血制品为主要传染途径。后来发现在感染丙肝的病人中,有50%的人并没有输血史,这才发现丙肝来源于多种途径,比如和丙肝病人共用剃须刀,拔牙、美容等可能存在微小伤口或者皮肤、黏膜破坏的操作等等。

丙肝病人漏报率竟然高达52%

这样说来,除有过吸毒史、输血史之外,曾经文眉文身、扎耳洞,曾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者,曾接受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内窥镜等)进行侵入性操作者,曾接受未经严格消毒程序的传统医学治疗导致皮肤破损者,接受创伤性美容操作者等都属于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在医院中,许多非专科医生并不重视丙肝,有资料显示,丙肝病人目前的漏报率高达52%。为什么一半的病人会漏报?专家指出,部分非专科医务人员发现了丙肝抗体阳性者,因为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也不做进一步合理的诊断,更不要说转诊到专科了。这样,大量丙肝患者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

一项涉及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362名非传染科医生参加的丙肝认知调查显示,85%的被调查医生不了解丙肝,对于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感染的防护措施认识不足;只有38%的医生会把丙肝抗体筛查作为住院常规检测;在发现丙肝抗体阳性后,仅有56%的医生会请患者到专科就诊或者请专科医生会诊。

丙肝的危害虽然严重,就对比乙肝,更容易治愈。只要在疾病早期尽早去门诊确诊,配合医生的用药方案,接受正规的治疗,就完全可能争取治愈。

丙肝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丙肝如何分级

我们一般是1型、2型、3型、4型、5型、6型。每一种又分两个到三个亚型,一般1型的话1b型1a型,2型的话也有2a型2b型就是这样的。这个的话我们是抽血就可以分出来的,但是这个分型的话一定要建立在,病毒在复制的状态下他才能分析。如果自己的病毒已经清除了,是阴性的话他就分不了型了。我们中国人的话一般,中国人的话70%都是1型比较多见,特别是1b型比较多见。所以我们现在正规的,进入我们国内市场的药的话,多半是针对1b型的,或者说一型的比较多一点。

中医治疗丙肝

表现为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等症状则属寒湿困脾,治疗主要以制苍术、厚朴、陈皮、茯苓、泽泻、甘草等中草药为主。丙肝病人出现身目皆黄则中医治疗丙肝的方法是茵陈术附汤,包括茵陈、制附子、白术、干姜、茯苓、泽泻、甘草、醋淬鳖甲等。中医方面治疗丙肝可以把几种中药材用来煎水服用,比如茵陈、白术、干姜、茯苓等,这些都具有抗病毒的作用,但需要连续服用几个疗程才能见效。丙肝的治疗还是以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为主,中药的抗病毒作用较弱,但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对丙肝的治疗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不能彻底清除病毒而治愈丙肝。

中医治疗丙肝

遵循中医的辨证理念,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扶正养阴,清肝保肝,快速清除病毒,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恢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丙肝属中医的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正虚毒瘀,三者互为因果,使得病情缠绵难愈,甚至恶化,变升症积。一般中医治疗丙肝这种疾病,大多是采取清热,解毒,利湿,利胆,保肝,活血等中药治疗和调理,药性比较温和,副作用比较小,对身体损害少,但是见效比较慢。而且一定要到正规公立三甲级医院肝病科就诊检查之后,由专科医生根据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中药,配合相应的西药治疗效果会更好。“杨/氏丙肝/方”遵循中医的辨证理念,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扶正养阴,清肝保肝,快速清除病毒,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恢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这个是完全可以利用中药来进行治疗,丙肝属中医的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正虚毒瘀,三者互为因果,使得病情缠绵难愈,甚至恶化,变升症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