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约1000万丙肝感染者

庄辉在此间举办的积极行动,共抗丙肝全国丙肝专题会议上说,2011年,中国报告的丙肝发病数量超过17万例,比2010年增长了13.1%,是乙肝的5倍。

中国有约1000万丙肝感染者

专家介绍,丙肝具有高隐匿、高漏诊、高慢性化的特点,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公众对丙肝的认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有学者称,丙肝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中,医院内感染已成为丙肝传播并导致发病人数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胡必杰教说,在发达国家,现代化医院的住院患者中约有5%-10%获得一种或多种感染。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会提升2-20倍。不规范的技术操作,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的重复使用等都可能造成丙肝的医院内感染。

于此情况下,业内呼吁加强丙肝医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在当天的活动上,首部《中国丙型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正式发布。《指南》主要涵盖丙肝流行病学及院内感染现状、丙肝的诊断与治疗、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三部分内容。

《指南》的发布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丙肝病毒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视程度,进一步规范高危人群筛查及上报流程,减少HCV的医源性传播,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

据知,中国卫生部已经将丙肝防治列入工作重点之一。目前,中国的丙肝防治综合平台已初具规模,作为公众丙肝防治知识普及的重点项目,全国丙肝健康咨询流动站自2011年正式启动以来,为57城市的2万余名公众及高危人群提供了免费丙肝咨询及筛查服务。

丙肝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丙肝如何分级

我们一般是1型、2型、3型、4型、5型、6型。每一种又分两个到三个亚型,一般1型的话1b型1a型,2型的话也有2a型2b型就是这样的。这个的话我们是抽血就可以分出来的,但是这个分型的话一定要建立在,病毒在复制的状态下他才能分析。如果自己的病毒已经清除了,是阴性的话他就分不了型了。我们中国人的话一般,中国人的话70%都是1型比较多见,特别是1b型比较多见。所以我们现在正规的,进入我们国内市场的药的话,多半是针对1b型的,或者说一型的比较多一点。

中医治疗丙肝

表现为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等症状则属寒湿困脾,治疗主要以制苍术、厚朴、陈皮、茯苓、泽泻、甘草等中草药为主。丙肝病人出现身目皆黄则中医治疗丙肝的方法是茵陈术附汤,包括茵陈、制附子、白术、干姜、茯苓、泽泻、甘草、醋淬鳖甲等。中医方面治疗丙肝可以把几种中药材用来煎水服用,比如茵陈、白术、干姜、茯苓等,这些都具有抗病毒的作用,但需要连续服用几个疗程才能见效。丙肝的治疗还是以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为主,中药的抗病毒作用较弱,但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对丙肝的治疗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不能彻底清除病毒而治愈丙肝。

中医治疗丙肝

遵循中医的辨证理念,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扶正养阴,清肝保肝,快速清除病毒,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恢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丙肝属中医的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正虚毒瘀,三者互为因果,使得病情缠绵难愈,甚至恶化,变升症积。一般中医治疗丙肝这种疾病,大多是采取清热,解毒,利湿,利胆,保肝,活血等中药治疗和调理,药性比较温和,副作用比较小,对身体损害少,但是见效比较慢。而且一定要到正规公立三甲级医院肝病科就诊检查之后,由专科医生根据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中药,配合相应的西药治疗效果会更好。“杨/氏丙肝/方”遵循中医的辨证理念,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扶正养阴,清肝保肝,快速清除病毒,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恢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这个是完全可以利用中药来进行治疗,丙肝属中医的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正虚毒瘀,三者互为因果,使得病情缠绵难愈,甚至恶化,变升症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