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症状逐渐加重的过程中会引起患者出现骨髓减少,造血功能衰竭,由此一系列的并发症和综合症逐渐提现出来,比如贫血,出血,感染等。特别是需要供血的一些组织可能也会引发功能衰竭,比如肾脏,肝脏等部位。因此在早期准确的诊断尤为重要。
名医在线频道的血液专家提醒:临床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应当与以下几种疾病加以鉴别,以便更加准确的确立诊断,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白血病前期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白血病前期亦有全血细胞减少,且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并不明显增多。患者骨髓中细胞量增多或正常,血细胞常有较多形态异常,如红细胞大小不等,出现椭圆形的大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常见有少数幼稚粒细胞和形态不典型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增多,血小板形态不正常。查骨髓,白血病前期患者的骨髓增生活跃,白血病原始细胞不增多,但中幼粒细胞轻至中度增多,成熟和未成熟的单核细胞增多,幼红细胞可有类巨幼红变,巨核细胞大多不减少。这些可与再障作鉴别。
2.急性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急性白血病常有贫血、出血和发热,肝脾肿大多见。血象有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易与再障相混。但低增生低百分比白血病血中可出现幼稚细胞,骨髓中充满原始或幼稚细胞,而再障病例骨髓中原始细胞并不增多。
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部分PNH病人虽有全血细胞减少,有时在某一时期亦可发生骨髓增生低下,容易与再障相混淆。但PNH常有轻度黄疸,网织红细胞常有轻度增多,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糖水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均阳性,而再障则为阴性。红细胞的胆碱酯酶活性明显减低,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大多明显减低。这些特点可与再障相鉴别。再障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有时可同时存在或互相转化。
以上向大家介绍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在临床上有很多的血液疾病和骨髓疾病都是很容易和再障搞混淆,虽然有着类似的症状,但是在病因和治疗上却千差万别。另外就是再障与很多疾病都存在相互转化的特点,所以更是增加了诊断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