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艾灸

为什么要艾灸

1、为什么要艾灸

1.1、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1.2、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2、哪些人需要做艾灸

2.1、上班族

每天坐在电脑前超过8小时,不经常活动,经常腰酸腿困、四肢乏力。这是气滞血瘀的表现,艾灸能疏通血气。

2.2、夜猫子族

经常加班熬夜,晚上不睡觉,白天晕沉沉,注意力不集中,脾气也变得糟糕。这是气机壅滞的表现,艾灸可调理气机。

2.3、亚健康人群

到医院检查没病,但常感觉身体不舒服,心情郁闷。这是气血阻滞、不畅通的表现,艾灸能理气调血,从而愉悦身心。

3、哪些人不适合艾灸

3.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2、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皮肤过敏者不适宜用艾灸。

3.3、高血压患者,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3.4、良性肿瘤需要辩证施灸,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以免导致热血妄行。

3.5、心脏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阴、乳头等娇嫩部位不能灸(仅针对传统艾条施灸,灸大夫隔物灸仪系列除外)。

艾灸有哪些副作用

1、使病情加重

很多朋友反映艾灸后会发生病情加重的情况,实际上人的体质也是有阴阳之分的,因此需要阴阳协调相互制约才可以平衡,艾灸的治疗方法就是体内积攒正气从而驱赶邪气,有时正气不足的话就会导致身体有很多不适合不良反映,这也就是人们反映的副作用之一。

2、导致失眠

有些人使用艾灸后会因体质问题出现疲乏无力并且会很嗜睡。这就是艾灸初次治疗导致的失眠症状,等治疗艾灸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会出现上述这些情况的发生了,而且还会显得很有精力。

3、会诱发上火

很多人还会因为艾灸治疗中身体阴阳调整之时阴盛阳衰,从而会导致患者的喉咙干痛、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会发生的症状。

艾灸可以灸哪些穴位

1、艾灸足三里

犊鼻穴下的三寸位置就是足三里穴,它和胫骨前缘有着一横指的距离。简单准确找到穴位的方法推荐,正坐屈膝,用手去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的位置便是。经常用艾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防疾病的功效,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2、艾灸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下方与肚脐相对的位置,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是元气所聚集的地方,如果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强壮的重要穴位。

3、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是位于我们肚脐位置下三寸的位置,这个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长期施以针灸可以使人体元气充足,因为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达到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的目的,并且能够治疗泌尿及生殖系统的各种疾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三阴交可以艾灸吗

三阴交是不可以天艾灸的。三阴交其实主要来说针对阴虚诸症,如果是有阴虚火旺的现象,其实是不适宜使用灸法的,也不宜使用三阴交,再有三阴交位于阴侧面,因此皮肤相对来说是比较娇嫩的,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不能够引起水泡,对皮肤的损伤一定要避免掉,因此三阴交的灸治主要来说看病症,病症合适可以灸,病症不合适是不能灸的。艾灸三阴交具有补脾益气,调和气血,调节内分泌紊乱的功效,可以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疾病。

艾灸治结节吗

艾灸通常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结节,但是具体的恢复效果也需要结合每个人的状况决定。艾灸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也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可以改善局部出现的肿胀以及疼痛的症状,但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并不能够单纯的通过艾灸的方式治疗。调理的过程中需要定时的到医院做复查,如果病情损害比较大,要及时的采取切除局部治疗。

艾灸多长时间灸一次

艾灸隔2天到5天的时间灸进行一次即可,艾灸可以起到拔毒泄热、防病保健以及延年益寿的功效。艾灸的见效需要长期进行,长期的进行艾灸,可以起到去除人体的寒气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灸的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患有寒湿痹症、虚寒腹痛腹泻以及血瘀等病症的人群,可以每天进行艾灸,每次的时长不宜超过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