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心电图表现

本文分析了96例肺心病慢性心力衰竭QT离散度,并按临床分级,对不同级别的心力衰竭进行对比分级,拟为肺心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提供参考指标。

1临床资料

1.196例肺心病慢性心衰均为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住院患者,男62例女34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2±2岁,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对照组75例,无心肺疾病,年龄性别与肺心病组无显著差异。

1.2检查方法:采用日产ECAPS_12心电图记录,纸速25m/s。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每导联记录出3个基本平稳无干扰的心电图波群,分别测量QT间期和RR间期。QT间期选择QRS直点和T波清晰的导联,T波终点选择T波除支切线与等电位的交点,出现u波时选择T波和u波之间的切迹。各导联连测3个取均值,从最长的QT间期减去最短的QT间期得QTd。RR间期测3个以上不同导联取均值,用心率校正QT值,分别按公式QTc=QT/(RR)1/2,QTic=QT+0.154(1_RR)计算出QTc和QTic。然后分别从QTc,QTic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出QTcd.Qticd。

1.3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数据以x-±s表示。

2结果

2.1两组间的QT离散度的比较见表1。

2.2不同级别的心力衰竭与OT离散度的关系:见表2。

3讨论

QT离散度(Qtd)是标准R导联心电图上最大与最小QT间期之差。它代表心肌节段性复极的差异。近年来,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较广涉及到QT延长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病领域[2~3]。

观察发现肺心病心力衰竭与对照组QT离散度比较,前者显著增加(P<0.01),慢性肺心病多数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由于肺部毛细血管床的损伤和减少,炎症的侵蚀和弥散障碍致通与血流比例失调,机体缺氧,二氧化碳储留和右心室负荷过重等因素,导致心肌电活动失调,分析表明心肌节段性复极差异明显增大。并观察到早期心力衰竭QT离散度即见显著增加而心力衰竭Ⅰ级,Ⅱ级,Ⅲ级各组的QT离散度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现梯度一致性增加。各组与对照组,及各组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随着病情的加重,缺氧和右心室负荷加重,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肺型P波,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顺钟向转位,而往往由于严重的肺气肿造成体表心电图的低电压,给统计分析带来较多困难,QT离散度受此影响较小。分析表明,QT离散度与肺心病心力衰竭程度互相关。本文观察到QT离散度≥70ms组49例,住院死亡10例,死亡率为20.41%。而QT离散度<70ms无一例死亡,说明QT离散度越大,预后越差。心肌节段性复极差异增大,可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可作为肺心病病情判别的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QT离散度的测定分析,具有简单易行,无创性,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 蔬菜中的“降脂大将”
  • 心脏病变都写在“脸”上
  • 高血压饮茶亦有道!
  • 健康心脏走好这七步!
  • 家里自测血压诀窍多
  • 高血压患者不能吃的食物
  • 高血压治疗75%不规范
  • 看我如何远离高血压?
  • 心梗患者的“家居宝典”
  • 警惕!感冒会引起心肌炎

    更多心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血管疾病门户

  • 慢性心衰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是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它是很多器质性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出现的心脏功能的这种衰竭。它的发生很复杂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心脏功能的丢失,因为心脏最核心的功能是心室本身的收缩功能,它像一个泵一样把血从大的静脉里抽回来,抽到心脏之后经过到肺养合,再像泵一样散到外周去供给我们全身的重要脏器的供血,比如大脑、肾,所以当、人发生心梗的时候心脏的心肌细胞会丢失很多,心脏的泵功能就会丢失,叫心力衰竭。周围的脏器组织会出现供血不足的表现,会造成外周血的瘀滞、成水的储留,出现肺水肿呼吸困难,这种表现叫称为心衰。实际上心衰是一个很复杂的临床状态,不光是刚才说的心梗很多其他的病,比如长期的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的心脏病、心肌病,包括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也会出现心衰。

    慢性心衰有什么表现

    慢性心衰要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表现还是与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的表现有关系。表现为体循环的缺血、血压降低、肾脏供血不好少尿或无尿,会导致我们的肺循环的淤血,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最严重时出现的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病人会端坐呼吸,可以在肺脏听诊的时候,会听到明显的干湿性啰音、呼吸困难、咳嗽。

    慢性心衰的治疗方法

    对于慢性心衰还应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称体重,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还有目前出现了很多新药如左西孟旦、人重组脑钠肽、伊伐布雷定、AVP受体拮抗剂,均可用于治疗慢性心衰。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