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说到这个名称,大家一定觉得很可怕,在我们的肩关节里面也存在火星撞地球一样的冲撞吗?确实有这样的疾病,而且发病率很高,约要占到门诊肩关节疼痛患者的一半以上。这里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肩部的一些解剖。我们通
说到这个名称,大家一定觉得很可怕,在我们的肩关节里面也存在火星撞地球一样的冲撞吗?确实有这样的疾病,而且发病率很高,约要占到门诊肩关节疼痛患者的一半以上。
这里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肩部的一些解剖。我们通常称的肩关节是由上臂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的盂肱关节,而肩峰撞击所在的肩峰下间隙又被称为“第二肩关节”,肩峰就是我们肩膀最外侧的骨结构,大家可以摸到,它是肩胛骨的一部分,它和喙突,喙肩韧带及肩锁关节一起构成肩峰下间隙的上部分,而下部分就是球状的肱骨头。在肩峰和肱骨头之间是有间隙的,里面有很多组织,比如肩峰下滑囊、肩袖、肱二头肌腱长头(LHBT)等组织,其中肩袖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它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四块肌肉的肌腱组成的袖套一样的结构,在肩关节上举的活动中,把肱骨头紧紧地压在肩盂上,不让肱骨头往上跑。
肩峰下空间的一般是指肩峰与肱骨头的最短距离,正常距离为1到1.5公分,小于1公分,可认为存在狭窄。所谓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就是指肩峰下间隙变狭窄后,肩关节在外展上举过程中,肱骨头及肩峰下间隙的组织和肩峰之间发生反复的磨擦和撞击,造成这些组织慢性炎症并出现疼痛。
那么哪些原因会造成肩峰下间隙狭窄呢?
引起肩峰下撞击的病因可以有很多,首先是先天性因素,和肩峰的形态有关系,一部分人的肩峰是扁平的,但有些人的肩峰先天就是弧形的或者钩形的,肩峰的前端比较尖锐,象个骨钩,我们在临床上称之为III型肩峰。这样在上肢上举的过程中就容易发生碰撞;其次是退变性因素,随年龄的增长, 肩袖发生退变,它限制肱骨头上移的力量减弱,在肢体上举时,肱骨头会往上跑,和肩峰发生碰撞,慢慢刺激肩峰前缘产生骨剌,进一步加重对肩袖的损伤;第三就是外伤性因素,一些从事喜欢运动的人,特别是过顶的运动,所谓过顶运动,就是手要举过头顶的运动,如自由泳、棒球、橄榄球、乒乓球等这些运功。经常进行过顶动作的训练,后期往往会有关节的过度松弛,导致关节的不稳定,从而发生撞击。
以上这些因素导致的反复撞击,会出现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肩袖退变撕裂等多种病理变化。患者会出现肩部逐渐加重的疼痛,和明显的肩关节活动障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有些病人无法梳头,无法上举手去拿东西,女同志无法手伸到背后扣胸罩。有些严重疼痛的会整晚地睡不着,尤其不敢向患侧睡,压迫到就会产生疼痛。
根据受累组织的不同,肩峰撞击的病理损害可表现为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炎、冈上肌钙化、肩袖损伤和LHBT肌腱炎等,严重的话肩袖都可能被骨刺反复摩擦切割而断裂。
在治疗上,早期可以进行保守治疗,比如休息,减少运动,口服一些消炎镇痛的药物。也可以采用理疗的方法,比如热疗、肩胛骨周围肌肉的训练等。在肩峰下间隙打入一些激素进行封闭治疗可以缓解受损组织的炎症反应,可以缓解疼痛。当然,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就必须就行手术治疗。目前,我们可以在肩关节镜下进行微创的手术来去除肩峰前缘的尖钩或者骨赘,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这里,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肩关节镜手术。肩关节镜手术是通过在肩关节周围作几个长半公分的切口,然后把内窥镜插入关节间隙,可以直接看到关节内的各种结构,一方面可以帮助评估相关结构的病变,同时还可以对疾病做相应地治疗。这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术后病人康复快,比较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在镜下,我们可以将肩峰下间隙炎性滑囊组织清理干净,并用磨头把肩峰前缘的骨钩或者骨赘磨平,扩大肩峰下的间隙,这样以后在做外展上举动作时候就不会再发生撞击了。当然,如果肩袖也被磨断的话,也可以在镜下进行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