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的放疗期间如何护理

纵隔肿瘤一般也会配合放疗进行辅助治疗的,但是放疗对患者的伤害比较大,那么,纵隔肿瘤放疗期间如何护理?下面,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纵隔肿瘤的放疗期间如何护理?

1.做好纵膈肿瘤放疗前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介绍放疗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病人做好配合。

2.及时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保护放射标记,保护好放射皮肤,勿用肥皂、洗涤剂清洗,忌用手抓,忌涂抹刺激性药物,宜穿宽大、柔软、吸湿性强的纯棉内衣。

4.放疗期间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由于射线对气管及支气管的刺激,可出现频发性干咳。咳嗽剧烈伴胸痛,应给予镇咳药物,并行超声雾化吸入。

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是纵隔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6.如出现高热、呼吸困难、低头麻木感、手足麻痹等症状,应该及时处理,按医嘱决定是否继续放疗。出现心功能不全或严重血循环障碍的应立即停止放疗,及时处理。

7.注意血象变化,每周做血常规检查,当白细胞计数<3×lO[9]时,应暂停放疗,并按医嘱予升白细胞药物治疗,用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日2次,限制探视等。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纵隔肿瘤放疗期间如何护理的总结,希望广大患者能够认识到诊断方法对疾病的重要性,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诊断方法,及时地进行治疗,避免错过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影响病情的康复。

纵隔肿瘤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纵隔肿瘤如何分类

纵隔肿瘤根据来源分类:一、神经源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性纵隔肿瘤,绝大多数发生在后纵膈的交感神经链或肋间神经上,神经源性肿瘤中有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瘤和神经肉瘤等不同种类,虽然不同年龄的人都可发生神经源性肿瘤,而且以良性者居多,但在儿童中神经源性肿瘤有较多的恶变趋向,大多数神经源性肿瘤不产生临床症状,但如肿瘤生长较快或压迫侵蚀椎间孔骨质时,可出现胸背痛的症状。二、胸腺瘤,胸腺瘤在纵隔肿瘤中较常见,绝大多数胸腺瘤发生在前上纵隔,紧贴在胸骨后,仅有个别病例发生在中纵隔或后纵隔,单从病理切片检查上有时尚难明确恶性胸腺瘤,须结合临床手术时,所见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才能确定肿瘤为良性或恶性。三、畸胎类瘤和囊肿,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可为实质性畸胎瘤或皮样囊肿,由于畸胎瘤的组成结构复杂,其中任何一种组织都可能发生恶变,畸胎瘤还可穿破入肺组织和支气管,从而导致感染,同时病人痰液中排出的肿瘤内容物如毛发等,有助于确定临床症状。

纵隔肿瘤有哪些表现

纵膈肿瘤根据肿瘤不同类型,它的表现也不一样,像他可能会出现,呼吸系统的一些表现,如果肿瘤比较大的,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这些表现,另外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如果压迫了交感神经,可能会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瞳孔缩小颜面部无汗,另外如果压迫纵隔肿瘤,如果跟纵膈中间孔跟进入了脊髓,可能会出现一些脊髓压迫的症状,截瘫都是有可能的,另外还会出现一些血管压迫的症状,比如说肿瘤压迫了颈横静脉,或者是上腔静脉,会出现上腔静脉梗阻的一些表现,比如说颜面部肿胀,双上肢肿胀,另外还有一些特异的一些表现,譬如说纵膈的畸胎瘤,与侵蚀到我们肺组织以后,有些人会咳出来一些毛发,脂类的组织,这些都是纵膈肿瘤的临床表现,整体来讲是各不相同,表现比较复杂多样。

纵隔肿瘤有哪些辅助检查

纵隔肿瘤需要进行多项的辅助检查:1、x线检查,包括常规的胸部正侧位片,X线照片及透视检查可作为初步诊断,进一步的检查方法有支气管检查、断层造影、血管造影以及纵隔充气造影等。2、内窥镜检查,除外气管或者食管来源的肿瘤。3、放射性同位素检查,除外胸骨后甲状腺肿。4、经皮穿刺活检,来除外肺部的来源,还是纵膈来源。5、实验性放射治疗。6、活体组织检查,包括纵隔镜等。7、电子计算机,X线分层摄影检查,也就是CT检查,CT平扫如果检测不到,可以进行增强CT检查,来区别纵隔肿瘤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