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早教和溺爱导致自闭症?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对自闭症儿童都有一些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自闭症我们都有一些认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自闭症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不当早教和溺爱是有可能导致自闭症的。

不当早教和溺爱导致自闭症

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的天性究竟是什么?热爱大自然,热爱玩伴,热爱童年游戏,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童年还会剩下什么?死板的英语单词,填鸭式的唐诗宋词,电脑游戏,甚至还有钢琴、绘画等,只能让一个人过早地失去了童年,失去了童真、童趣,而是成为一个“小天才”、“小神童”、“小大人”,而这些称号的背后,只剩下刻板的唐诗宋词、英语单词、钢琴或者声乐“三板斧”,如果没有真正的童年快乐经历,则这些所谓的神童称号,则是干瘪的、无益的。

对于所有孩子是这样,对于那些比较少接触其他小伙伴的幼儿尤其如此。“早期智力开发”,应当说没有什么不好,但切记不能拔苗助长。怕只怕,“早期智力开发”一旦见了成效,孩子的父母就以为大功告成,在“小天才”的漂亮面纱之下,诸如孤僻、偏执、自闭,等等问题都被掩盖,那么,这种童真得不到开发的儿童,就极可能成为自闭症患者,对于津津乐道于“小天才”成功之道的父母来说,岂不是得不偿失?

患自闭症的孩子大多是从3岁左右开始的,专家指出,很多患自闭症的孩子并不是因为没有人关心、缺乏爱导致的,而是因为对孩子爱太多,过分满足和保护孩子,抑制了孩子语言、行为的自然发展而导致的。

过分满足孩子,使孩子既不需要动手,也不需要动口,慢慢孩子会感觉什么都不必做,不用说话就能满足需求,没有语言刺激,没有语言交流,就失去了对语言的敏感,逐渐就会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对于一个1到2岁的孩子,反复对他说一个词两三遍,孩子可能就会说出这个词;而对于一个患上自闭症的孩子,需要向他重复说千遍甚至万遍以上,孩子才有可能张口说出这个词。

上面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不当早教和溺爱会导致孩子自闭,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我们都希望家里的孩子聪明,会很多的东西,但是孩子过小给孩子一些教育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甚至是溺爱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自闭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自闭症小孩

自闭症患儿一般表现为孤僻、喜欢独处、脾气暴躁、反应迟缓、语言发育延迟,还有可能会导致社交障碍、智力障碍等,而且兴趣范围比较狭窄,比如喜欢玩非玩具性的物品,可以保持十几分钟,甚至是几个小时,丝毫不会厌倦。家长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经常带孩子观看书籍,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每天坚持参加户外活动,最好将孩子送去专业的培训机构。儿童患有早期自闭症的时候,身体会出现语言障碍,语言发育迟缓,不能与人正常交流,其次有特殊的依恋,患儿会突然对人冷淡。另外患儿也会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适应能力差。

什么是自闭症

第一个就是叫社交技能障碍。第二个就是语言发育障碍。第三个就是一个刻板的行为,或者狭隘的兴趣。比如说很多孩子他喜欢看动画片,他对很多动画片都有兴趣,看这个也喜欢,那个也喜欢,但是很多自闭症的儿童,他的兴趣很狭隘,他只喜欢看某一种动画片。包括在幼儿园,他的位置是固定的,他这个小凳子他必须坐那个小凳子,如果别人坐那他就大哭大闹,有些家长会反映他家里面那个鞋子,就是这双放第一个,那双放第二个,放第三个,他一定要有顺序的,不放完他不肯罢休的,就是必须得按照那个顺序排好,这就是孤独症主要的一个特点。

自闭症是什么意思

早发现早诊断,积极的行为训练和特殊教育对自闭症患者可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矫治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伴有患儿精神智力发育落后等。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多起病于婴幼儿期,临床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患儿不能建立与正常人的正常人际交往,没有目光对视,表情缺乏。目前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者患儿大脑神经发育异常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