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国家的普查显示,2/3的脑瘫患儿可以走路,脑瘫的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是分为五级,通过它坐和行走的能力来给它进行粗略的划分,尽管它在诊断脑瘫的程度上的敏感度不是很高,但是它对我们在临床康复中制定远期的目标,还有对我们残联救助的时候相应的政策还是比较好的。
首先一级的脑瘫是可以自由行走的,可能他会存在一些小的异常姿势;二级的脑瘫他也是可以会走的,也就是我们所说一级的脑瘫和二级的脑瘫都是会走的;但是三级的脑瘫他就需要在辅具的帮助下行走,可能需要再走一些特殊的路段,比方说上楼梯他是需要帮助的;四级的脑瘫他就需要坐轮椅,但是他的坐位功能是已经出来的,可以可以使用电动轮椅。五级的脑瘫坐位也没有形成,他在坐轮椅的时候还是需要别人帮助他来行走的,通过分级的话,我们就知道大多数脑瘫还是可以行走的,只是有个别的重度的走路是走不起来的,甚至连坐就不能坐稳。
医患问答
更多脑瘫发病率
脑瘫是指先天性或围生期,由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一组疾病。脑瘫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脑瘫的发病率较高,国际上脑瘫的发病率为1‰到5‰,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为1.8‰到4‰。脑瘫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孕龄越小,脑瘫患病率越高。
2020-07-19
脑瘫的临床表现
脑瘫的临床表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早期性。即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所致的脑损伤。第二,非进行性。即脑瘫是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第三,障碍多重性。主要障碍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肌肉强直或痉挛,异常感知,抽搐及视听、言语等其他障碍。脑瘫的临床特点为运动障碍,常伴智能发育障碍和癫痫发作。脑瘫主要损害为锥体系损伤,并发锥体外系、小脑、脑干、脊髓等损伤。
2020-07-19
如何判断脑瘫
脑瘫的判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存在。第二,在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第三,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例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和反射异常。第四,常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及其它异常。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以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需要排除在外。
20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