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非药物怎么治疗

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1、制动,然后静息,有必要的可以吸氧心电监护,甚至有的病人可以做四肢轮扎;
2、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肺水肿的患者,可以用强心剂扩管,扩张前后负荷的、扩张血管的药物,还有利尿剂,减轻心脏的前负荷,这是在急危重的时候需要采用的利尿扩管强心的措施,必要时可以进行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3、慢性心衰的患者主要从几个方面:1、抑制的肾素血管紧张素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治疗,比如说ACEI或者ARB,还有β受体阻断剂,对于改善心衰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改善住院率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能有明显的获益;2、利尿剂的使用,比如说螺内酯的使用,不仅仅是利尿剂还可以有抗心衰的作用;3、袢利尿剂,在改善循环血量过多的情况下,负荷过重前负荷过重的情况下是有一定好处,比如说病人的腿肿可以明显的缓解,也可以改善肺水肿的情况;4、中医特色,在临床中也能够看到病人明显的获益,在必要时可以长期使用对病人可以带来获益;5、营养心肌的药物,比如说曲美他嗪能气朗这类营养性的药物给心衰患者,也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治疗。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力衰竭的分级

心衰的分级标准有四级,一级患者虽然有心脏功能改变,但是没有临床表现,活动也不受限制,二级在患者有心脏功能改变的基础上,休息时没有症状,但是在体力活动时可能轻微活动症状,如胸闷,气喘,感觉胸闷,心功能三级,在轻微活动后即可出现胸闷气喘甚至心绞痛气短或呼吸困难等,4级患者即使卧床休息也感觉到气场甚至呼吸困难,还伴有其他心衰的表现,如水肿。既然患者确诊是心力衰竭了,那么就需要积极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了,一般是采用利尿剂配合些扩血管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了。心衰的分级一般按照症状表现进行纽约心功能分级的,一共分四级,还有一种是科力普分级,是按照肺部的听诊范围进行分级的。心力衰竭分类多种多样:1、按发病紧急情况有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两种;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发病的紧急来分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很多高血压病、冠心病增加后,发展到后期可以出现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指标

心力衰竭的指标: 1.生物学的指标,比如说BNP就是B型钠尿肽,不但可以用于心衰的诊断,而且可以帮助诊断呼吸困难的病因,以及为判断预后带来参考。 2.心电图;心脏彩超,能提供心脏准确的结构和功能以分析心功能,正常人的射血分数在55%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要警惕是不是有心衰的发生。 一般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检查结果进行心力衰竭的诊断。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六分钟的步行距离,六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米,为重度心衰,150到450米为中度心衰,大于450米为轻度心衰,可作为参考。二级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