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肌肉拉伤不能走路

在急诊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外伤或运动当中出现的损伤,而导致了小腿的肌肉拉伤。因为拉伤程度的不一样,导致患者出现的症状也不一样。如果拉伤得比较重,患者没办法下地、没办法走路。这种情况在急性期要遵循几个原则:1、在受伤出现之后的即刻,建议尽量要制动,比如在踢球、在跑步,应该要马上停下来,甚至需要戴支具来限制下肢的活动。2、在受伤的部位做局部的冰敷,冰敷的时间一般是在受伤之后头48小时进行。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因为冰敷时间过长而导致冻伤的出现。3、建议在睡觉的时候把脚抬高,能够避免因为肢体的肿胀而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往往把脚抬高之后第二天就会消肿。4、最少还是要到门诊或到急诊,找骨科大夫进行面对面的查体,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做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是不是肌肉拉伤的非常重,单纯的保守治疗就可以,还是需要进行手术的治疗。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肌肉拉伤和韧带拉伤

肌肉拉伤跟韧带拉伤的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拉伤的部位不同,肌肉的拉伤常为骨干部分肌肉的拉伤,而韧带拉伤为关节周围韧带损伤而导致的拉伤。第二、症状不同,肌肉拉伤可以导致伤处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而韧带的拉伤常出现肿胀和疼痛之外,还可以出现关节的不稳定,特别是在膝关节和踝关节常可以出现关节的内外翻以及前后向的不稳定。第三、治疗方法不同,肌肉拉伤绝大多数保守治疗就可以,多数情况下不会遗留有后遗症状,而韧带拉伤如果严重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治疗得晚或者是不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会遗留有关节不稳定的后遗症状。

肌肉拉伤怎么弄

首先让患者的肢体要进行制动,避免运动,否则的话容易加重肌肉拉伤进一步损伤,但是他制动的时间一般来讲不要超过两周左右,对于难以制动的位置一般建议患者行走时带拐杖,口服活血化瘀的药物,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症状。患者出现肌肉拉伤要积极的进行诊断处理,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

肌肉拉伤康复训练

在临床上,病人发生肌肉拉伤后,在病情后期为了防止出现局部肌肉有黏连、硬化等现象,可以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比如发生下肢肌肉拉伤后,可以告诉病人进行深蹲动作;也可以取仰卧位全身放松,然后双侧下肢向上抬起,交替做蹬自行车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