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护理问题

一氧化碳主要是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的,而人一次性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就会中毒。护理建议是1、改善组织缺氧,保护重要器官 (1)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冬季应注意保暖。(2)吸氧:以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有条件者行高压氧治疗,效果最佳。鼻导管吸氧的氧流量为8-10L/min。(3)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可用细胞色素C30mg静脉滴注(用前需做皮肤试验),或将三磷腺苷20mg、辅酶I(辅酶A)50U、普通胰岛素4U加入2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4)有脑血管痉挛、震颤性麻痹者,可用阿托品或654-2静脉注射。2、防治脑水肿应用高渗脱水剂,如20%甘露醇与高渗葡萄糖液交替静脉滴注、或者并用利尿剂及地塞米松。脑水肿多出现在中毒后2-4h。3、定期的翻身拍背,使呼吸道的分泌物加快排除,防止发生压疮。4、较严重的给予高压氧治疗。
一氧化碳中毒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轻度中毒早期症状,可以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疲乏无力,中度中毒患者会感觉双腿麻木、无法正常行走、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进而导致昏迷。重型患者是在上述症状基础之上,可出现意识丧失、嗜睡、深昏迷。但如果是慢慢的中毒,患者全程都会有感觉到自己头晕、恶心,然后察觉自己中毒却无力抵抗,很紧张,还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声,心慌慌,最后大脑缺氧会全身抽搐,更严重的就是陷入昏迷,最终死亡。要看现场的一氧化碳浓度和中毒情况来区分的,如果浓度超高、重度中毒,则全身没有知觉,就感觉不到痛苦;一般情况下,一氧化碳中毒不会出现休克情况,但是当一氧化碳中毒太深时,会出现休克,轻度的一氧化碳中毒,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呕吐,心悸,胸闷,气短,头痛、头晕、耳鸣、眼花、乏力、恶心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并处在一氧化碳环境中时,首先应该打开窗户,保持通风,降低一氧化碳浓度,要尽量远离一氧化碳的地方,不要再吸入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的时候,一定要赶快脱离中毒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及时的吸氧,如果出现了脑水肿的现象,需要使用甘露醇来进行脱水的治疗,缓解脑水肿的现象,如果出现了一些呼吸暂停的现象,需要使用呼吸机,如果病发了一些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据你所述,这种情况考虑一般应立即打开门窗并把病人移至通风处,但必须保持温暖,避免着凉,不可赤身露体。轻症患者离开有毒场所即可慢慢恢复。如果症状较重,及时去医院详检住院观察较好。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如仅有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者,可转移至通风良好、保暖舒适的地方进行休息,大约一天就可恢复。一般要求持续和长期进行高压氧吸氧治疗,时间不少于15天左右,以最大限度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几率。中度和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要立刻送到医院做高压氧仓治疗。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

一氧化碳中毒的机理是因为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阻碍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导致机体出现缺氧而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是冬季常见急诊病,中毒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工作和生活场所中燃煤、燃气取暖不慎而引发。所以说血液中含氧量明显减少。引起组织周围器官的缺血。与此同时,机体处在密闭空间内,空气流通差,进而使得机体吸入了较多的一氧化碳,使得一氧化碳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影响了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最终造成机体组织器官的缺氧,出现相应的中毒表现。导致机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木炭或者煤炭燃烧过程不充分,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