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保守治疗

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资料,决定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是进行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如果血肿的范围比较小,对组织的压迫不明显,可以保守治疗,卧床休息,可以使用减轻颅内压的药物。关于慢性硬膜下出血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我们说一般情况下慢性硬膜下出血都建议采取手术治疗,往往患者病情恢复迅速,能够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对于有些特殊情况下慢性硬膜下血肿,如硬膜下出血量不是很大,中线移位不明显,或是尽管慢性硬膜下出血量较大,中线移位明显,但是患者的身体状况很差,基础疾病较多,患者家人拒绝手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建议患者口服立普妥,对于很多病人往往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护理,要嘱患者去枕平卧,像手术区域一侧卧位,嘱患者多饮水,加大补液、鼓气、憋气、吹气球等动作,以增加脑组织复位的速度,消除硬膜下腔隙,使硬膜下积液尽快消除。需要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以及肢体活动等情况。

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指征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指征,就是有症状的硬膜下血肿,血容量较大,脑组织移位很明显,病人出现临床上的相应症状,主要如下: 1、颅压高的症状,比如头疼、恶心、呕吐等; 2、智力、认知上的改变,比如记忆力减退、大小便失禁,走路不稳等; 3、功能障碍,比如肢体活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区别

硬膜下血肿是指出血部位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出血点在着力点或对冲部位,表现为脑挫裂伤和颅内压增高以及脑疝的症状,受伤后意识障碍会呈进行性的昏迷加深,没有典型的硬膜外血肿的中间清醒期。硬膜外血肿,大多数由于颅骨骨折线横跨脑膜中动脉沟,伤及到动脉,使得血液进入并聚集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外层之间形成血肿。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受伤后有短暂的意识丧失,中间意识好转,并且出现进行性加剧的头痛、头晕,然后再一次陷入到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