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是以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维生素D是维持高等动物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它是钙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本病是小儿时期四种疾病防治之一。维生素D一直被认为时时刻刻都在参与体内钙和矿物质平衡的调节,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它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家长的重视,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相关医生
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小孩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或者预防为主。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治疗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剂量开始为每天2000-4000个单位,以后视临床和骨骼的改变的情况,2-4周后改为维生素D预防量,每天400个单位。对有并发症的佝偻病或无法口服者,应一次肌内注射维生素D3,200000-300000个单位,2-3个月后,口服预防量。对已有严重骨骼畸形和后遗症的应手术治疗。预防主要是给予充足的日光照射和每天补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既能保证体内的D浓度正常,孕妇应多做户外活动。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新生儿在出生2周后应给予生理量的维生素D至2岁,婴幼儿应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既保证一定时间户外活动和预防量的维生素D及钙,或者及时添加辅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和双胞胎儿每日应给予维生素D400个单位,3个月以后改为预防剂量。
新生儿缺乏维生素d
首先,缺维生素D会有一定的诱因,所以可以从诱因上来进行判断。在维生素D缺乏性的佝偻病的初期,在六个月以内的宝宝会表现为易惊、易哭闹、睡觉不稳以及枕秃等情况。大一些的宝宝就会出现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还有头颅的改变,比如出现方颅、前囟闭合延迟,更严重的,会出现手脚镯、X型和O型腿骨、骨盆的畸形等等。
维生素d缺乏怎么补充
食物类可以从蛋黄、动物内脏、香菇、三文鱼类等食材中补充维生素D,但是食物中来源的维生素D含量是相对偏少的,可以通过口服深海鱼油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D。如果是由于工作原因或者是工作环境,导致不能晒太阳或者是光线不足,最好通过食物或者是药物来补充维生素D。
宝宝维生素d缺乏怎么补
除了药物补充以外,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最佳方式,家长要注意婴幼儿每日外出晒太阳的时间要在一个小时以上。维生素D能帮助钙质吸收,如果孩子缺钙现象较为严重,也可以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遵医嘱补充钙元素。新生儿出生两周后开始服用维生素D,两岁以下每日补充400IU,两岁以上每日补充650IU,可以一直持续补充至六岁。
新生儿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
婴儿缺失维生素D大多数会表现为莫名的哭闹或者烦躁,很容易出汗,睡着时也很爱出汗,宝宝睡眠不踏实,也易惊醒,毛发稀疏,无光泽或者出现枕秃,当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孩子出现骨骼的改变。 另外,婴儿缺失维生素D可能会有漏斗胸,乒乓颅。严重的也可能会引起O型腿,X型腿,韧带松弛,肌肉松弛等。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科普文章
更多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怎么办
小孩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或者预防为主。活动期,6个月以内的婴儿以颅骨改变为主,用手压颅骨可有乒乓球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后天一般都是由于摄入不够,如含维生素D比较高的肝肉类,还有丢失的比较多,如长期腹泻、吸收不好、食物过敏,都是由于这些主要
佝偻病缺乏什么维生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导致生长期
儿童缺乏维生素D
儿童缺乏维生素D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可能是饮食不均衡、缺乏日光照射、吸收障碍导致的。 1、饮食不均衡:儿童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等,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家长
如何预防小儿营养不良性佝偻病
严重的宝宝可以发生骨骼畸形,想要有效的预防新生儿佝偻病,就要在宝宝出生的16天开始常规的给宝宝补充每日的维生素D。有些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