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雌激素缺乏相关的中、重度血管舒缩症状。2.预防和控制雌激素缺乏相关的骨质疏松症。3.萎缩性阴道炎。复方雌孕片适用于有子宫的妇女,以减少与单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相关的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结合雌激素片单独治疗适用于子宫切除的病人。不应启动或继续激素替代治疗来预防冠心病(见【注意事项】)必须经常认真权衡激素替代治疗的利弊。包括考虑继续治疗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参见【注意事项】)。特别对于无绝经症状的妇女或长期用药的妇女,应考虑其它的治疗。
结合雌激素,醋酸甲羟孕酮
复方雌孕片适用于持续的激素替代方案。本品为处方药,供口服用,须按医生处方用药。每日推荐剂量如下:每片桃红色片含结合雌激素0.625mg(USP)和醋酸甲羟孕酮2.5mg(USP),每日一片。要考虑调整醋酸甲羟孕酮剂量的因素包括患者病史和目前病情。应对患者进行定期再评估,以决定是否仍需对症治疗。或遵医嘱。
警告一般警告激素替代治疗与某些肿瘤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不应启动或继续激素替代治疗来预防冠心病。必须经常认真权衡激素替代治疗的利弊。包括考虑治疗继续时出现的风险、特别对无绝经症状的妇女或长期用药的妇女,应考虑其他的治疗。心血管风险激素替代治疗与心血管事件(例如心肌梗死、中风、静脉血栓栓塞和肺栓塞)的风险增加相关。应密切观察有血栓性疾病风险的患者。冠心病和中风在一组Women’sHealthInitiative(WHI)研究中,接受雌激素/孕酮联合治疗妇女与接受安慰剂妇女比较,其冠心病事件(定义为非致死的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风险增加(分别为37/10,000人-年和30/10,000人-年)。第一年就观察到此风险增加,并持续。在该组还观察到:接受雌激素/孕酮联合治疗妇女与接受安慰剂妇女相比,其中风的风险增加(分别为29/10,000人-年和21/10,000人-年)。一年后就观察到该风险增加,并持续。在WHI研究的单用雌激素组观察到:接受雌激素治疗妇女与接受安慰剂妇女相比,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数量增加。但这些观察仅是初步的,研究正在继续。在确诊为心脏病的绝经后妇女(n=2,763,平均年龄66.7岁)中进行的一项二级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对照临床试验(HeartandEstrogen/ProgestinReplacementStudy,HERS),并未证明结合马雌激素加醋酸甲羟孕酮联合用药对心血管有益。在平均4.1年的随访期间,口服结合马雌激素加醋酸甲羟孕酮未能减少绝经后心脏病妇女的冠心病事件的总发生率。第一年激素治疗组的冠心病事件高于安慰剂组,但以后未出现此现象。参加HERS研究的人群中有2,321名妇女继续参加了此后2.7年的开放研究(HERSII研究)。在这个人群中,HERS与HERSII研究总共6.8年,激素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二组间的冠心病事件发生率是可比的。静脉血栓栓塞在一组WHI研究中,接受联合雌激素/孕酮治疗妇女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是安慰剂妇女2倍以上。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分别为34/10,000妇女-年和16/10,000妇女-年。第一年就观察到此风险增加并持续。在WHI研究的单用雌激素组观察到:接受雌激素治疗妇女与接受安慰剂妇女相比,静脉血栓栓塞发病数增多。这些观察仅是初步的,研究正在继续。可能的话,在接受可能会增加血栓栓塞风险手术前的4-6周或长期卧床期间,应停止服用雌激素。目前认为静脉血栓栓塞拴赛的风险因素包括有:家族史,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拴赛史、肥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恶性肿瘤乳腺癌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WHI的联合激素替代治疗组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接受联合雌激素/孕酮平均治疗5.2年后,浸润性乳腺癌增加26%(分别为38/10,000妇女-年和30/10,000妇女-年)。用药4年后,乳腺癌的风险就明显增加。有既往绝经后使用激素治疗史的妇女,其HRT联合激素替代治疗相关的乳腺癌相对风险高于绝经后从未使用激素的妇女。有些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乳腺癌风险增加,而其它研究未显示风险增加。对51个流行病学研究原始数据(并非只包括复方雌孕片)的再分析表明,近期接受雌激素/激素替代(ERT/HRT)治疗的妇女,诊断为乳腺癌的可能性呈轻、中度增加。按照绝对乳腺癌的风险,每1000名的50-70岁妇女(从未进行ERT/HRT)中,约45名被诊断为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作者估计在1,000名妇女中,如果从50岁开始接受ERT/HRT,到70岁时,该年龄组在接受5年ERT/HRT的妇女中,诊断乳腺癌病例数增加2例;而接受10年、15年ERT/HRT的妇女中,诊断为乳腺癌病例数分别增加6例和12例。在每1,000个从未使用过ERT/HRT的妇女中,在相同的时间里,估计乳腺癌的累计发生率为45例,所以使用ERT/HRT与否,二者间是可比的。诊断为乳腺癌的可能性随用药时间而增大,停止ERT/HRT后,5年期间可趋恢复正常。再分析显示,与未使用ERT/HRT的妇女相比,目前或近期使用ERT/HRT的妇女诊断的乳腺癌较少扩散到乳房以外。其它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与单用雌激素相比,孕酮和雌激素联合治疗可增加乳腺癌的风险。所有妇女应每年由医务人员进行乳房检查,每月进行乳房自检。此外,应根据患者年龄和风险因素,计划安排进行乳房X线检查。在WHI研究的单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组中,在平均5.2年的治疗后,雌激素治疗组妇女相对于安慰剂妇女,其乳腺癌发病风险没有增加。这些数据是初步的,WHI研究的这一治疗组仍在继续。子宫内膜癌已报道接受非对抗雌激素治疗者的子宫内膜癌风险是不用药者的2-12倍,且似乎与雌激素使用的时间和剂量有关。许多研究表明使用雌激素短于一年时,风险无明显增加。最大风险似乎与长期用药有关;使用5年或5年以上,风险增加15-24倍,停止雌激素治疗后,风险仍继续存在8-15年。尚未证明在子宫内膜癌风险方面,等价剂量的天然雌激素和合成雌激素的差异。已表明在雌激素替代治疗中增加孕酮可以降低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子宫内膜增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先兆病变。一组WHI研究表明,平均用药5.2年后,雌激素/孕酮联合组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程度与安慰剂组相比未见增加。对所有联合使用雌激素/孕酮的妇女进行临床监测是十分重要的。对所有诊断不明的持续或复发的阴道异常出血的患者,应采用适当的诊断措施(包括有指征时进行子宫内膜活检)除外恶性的可能。卵巢癌对于雌激素替代治疗与卵巢癌的关系,已在数个对照、队列研究中作了评价。2个大规模的队列研究表明卵巢癌风险增加与长期(特别是用药10年或10年以上)单用雌激素有关。其中一项研究,不用药的绝经后妇女的基线增加为4.4例/10,000妇女-年,雌激素替代治疗妇女为6.5例/10,000妇女-年。其它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和卵巢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未显示二者有明显相关性。目前的资料尚不足以说明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增加卵巢癌的风险。胆囊疾病有报道,对于接受ERT/HRT的妇女,其需要外科手术的胆囊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视觉异常在使用雌激素的妇女中有视网膜血管血栓形成的报告。如果突然出现部分或全部视觉丧失,或出现突发性眼球突出、复视、或偏头痛,应中断用药,并接受检查。如果检查发现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视网膜血管病变,应停止使用雌激素。注意体格检查在开始或恢复ERT/HRT前,应完整地采集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并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和妇科检查,注意禁忌症和警告。开始治疗前应除外妊娠。对接受ERT/HRT妇女,应定期进行检查,并认真评估利弊。体液潴留由于雌激素/孕酮可导致一定程度的体液潴留,对于使用雌激素的患者,如有心肾功能不良,应给予严密观察。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妇女服用雌激素有发生胰腺炎的罕见报告,故先前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妇女尤应密切注意和随访。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患者对雌激素/孕酮的代谢能力较差。有胆汁郁积性黄疸既往史对于有雌激素相关胆汁郁积性黄疸或妊娠相关胆汁郁积性黄疸病史的患者应慎用。复发的患者应停止用药。有子宫的妇女应加用孕酮在服用雌激素周期中,加服孕酮10天或10天以上;或每日同时服用孕酮,子宫内膜增生发生率较单用雌激素低。子宫内膜增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先兆病变(癌前病变)。在一组WHI研究中,用雌激素/孕酮平均治疗5.2年后,与安慰剂相比,其子宫内膜癌风险并未增加。较之单用雌激素替代治疗,雌孕激素联合的替代治疗可能的风险有:a)乳腺癌风险增加(见警告);b)对脂蛋白代谢的不良作用(例如降低HDL,升高LDL);c)葡萄糖耐量降低。血压升高在一份少量的病例报告中,雌激素替代治疗期间血压持续升高可能由于对雌激素的特异反应。在一项大规模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未发现ERT对血压的作用。使用雌激素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压。其他病情加重ERT/HRT会加重哮喘、癫痫、偏头痛、糖尿病、卟啉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肝血管瘤,这些妇女应慎用。ERT会加重子宫内膜异位。对于子宫切除的妇女,如果明确有子宫内膜异位残留,有报道单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出现了少量恶性病变病例,所以此类妇女应加用孕激素联合用药。低钙血症严重低钙血症者慎用雌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依赖甲状腺替代治疗的患者需要增加剂量,以维持游离甲状腺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子宫出血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其他注意事项对于服用孕酮、有抑郁病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如果抑郁症状严重,应停止用药。应告知患者: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替代治疗相关的月经恢复并不意味有生育能力。本药品不是避孕药。要求避孕且同时服用本药的育龄妇女应坚持非激素的避孕措施。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长期、持续给予某些动物天然或合成雌激素后,乳腺、子宫、宫颈、阴道和肝癌的发生率增加。在一项二年口服的研究,当雌性大鼠的醋酸甲羟孕酮(MPA)剂量达5000μg/kg/日(按AUC值,是妇女服用10mgMPA的50倍)时,胰岛细胞肿瘤(腺瘤和癌)发生率呈剂量相关性增加。胰腺肿瘤发生率的增加仅见于1000μg/kg/日和5000μg/kg/日的剂量组,200μg/kg/日剂量组未出现此现象。高剂量MPA的皮质醇活性能使大鼠血糖水平升高,从而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反复的刺激可导致大鼠产生肿瘤。大鼠的内分泌系统比妇女更为敏感,同时人用剂量仅为大鼠的1/50,所以在妇女未见类似的病变。当联合使用MPA和雌激素时,MPA很少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因此对血糖影响不大。治疗剂量时,MPA的致糖尿病反应轻微。大量的文献资料中,未见MPA能导致人体胰腺肿瘤的报道。使用本品期间,如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同时使用其他药品,请告知医生。
请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药师
语音答疑
更多科普文章
更多胆红素高一倍严重吗
胆红素高一倍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病因、胆红素水平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来综合评估。 首先,胆红素高一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包括肝脏疾病、血液疾病、药物因素等。因此,患者需要进
气血亏虚导致脸色萎黄,倍理安玻尿酸帮你“外养”皮肤,恢复气色
爱美是所有女性的天性,拥有一张青春靓丽、光滑细腻的美丽皮相,也是广大女性的追求。而由于岁月的摧残、生活的压力,“黄脸婆”
安桂是什么中药
安桂通常指的肉桂,属于温补的中药。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在临床上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阳痿宫冷、头晕目眩、痛经
医患问答
更多降压药倍博特
虽然它是不错的药物,但是起效比较慢,如果患者需要紧急降压,或者因为患者自身原因要求医生将血压降的快一些,则不建议选用这个药物,因为它起效比较慢,有的时候甚至需要1天吃2次,每次吃1片。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氨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两种类型的降压药物组成复方制剂,降压更为显著。倍博特的成分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这个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
孕妇如何美白皮肤
孕妇可以多吃第一个牛奶,牛奶是日常常见的一种食物,这种食物对延缓皮肤衰老和改善皮肤张力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在女性怀孕的时期,可以多喝牛奶,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胎儿钙物质补充,同时也可以使皮肤变得美白细嫩。第二,豆类制品,怀孕的时期,女性还应该多吃一些豆类的食物,因为豆类食物中含有很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抑制皮肤衰老,同时还能够破坏人体的自由基活性,经常吃豆类还可以帮助人体皮肤的色素沉着减轻,对胎儿的皮肤白嫩也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番茄猕猴桃等。可以抑制黑色素的分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美白肌肤的作用。
倍他乐克降压药
倍他乐克是商品名,通用名是美托洛尔,是降压药的一个种类,属于β受体阻滞剂中的一种,通过减弱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来达到降压作用,倍他乐克这一类药分为短效和长效,有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琥珀酸美托洛尔两种。美托洛尔在临床当中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除此之外对上述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通过扩张血管可以预防心肌缺血的发生,防止心脏肥大,可以长期服用。饭后服用可以减轻恶心、腹泻等不适症状,因为可以降低心肌收缩力,所以有的人会出现手脚不温、心率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