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的并发症有哪些

感染性休克的并发症一般有五种:第一种叫呼吸系统受创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第二种是脑水肿;第三种是心衰,心功能的下降;第四种是肾功能下降;第五种是凝血功能受伤引起的播散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呼吸窘迫综合征,典型的表现就是急性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即使是吸氧的情况下,紫绀也不能够得到缓解,临床上这种病死亡率极高。原因是在休克的过程当中,肺的毛细血管受伤之后,大量的液体渗出,使得肺泡丧失了它的通气功能。脑水肿容易理解,在脑组织供血供氧下降的情况下,大量的水分、细胞的坏死会造成颅内压的增高,从而出现脑部的水肿。所有的休克的过程当中,都会出现心功能的下降,这个时候如果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的心功能损伤,或者疾病导致的休克本身对心肌的供血产生影响,心功能肯定会下降,从而出现心衰。最后一种情况是DIC,DIC在所有休克过程当中都会对血管内皮产生影响,产生影响之后出现毛细血管的渗漏,一旦毛细血管出现渗漏,人体的自我凝血机能就开始发生紊乱,如果凝血功能不能得以及时纠正,病人就一定会出现广泛的自发性的出血,表现为皮肤的青紫,多脏器的出血等。

感染性休克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感染性休克诊断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因为大多数感染性休克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释放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并继发微循环出现障碍的疾病。那么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明确的感染病灶,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主要见于消化道穿孔,比如化脓阑尾穿孔或者是肠破裂穿孔。第二,要有休克的症状,也就是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甚至尿量减少。第三,血常规检查一般提示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过低,或者是核左移。

过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怎么治疗

过敏性休克,首先就要抗过敏治疗,有的时候给一些升血压的药物,等过敏的情况好转了,休克也就好转了。 临床上最麻烦的、风险最高的就是感染性休克。因为它一般出现在体质比较差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一旦出现感染的情况下,免疫功能又差,这时候就会造成细菌入血,造成机体的反应,引起感染性休克的表现。感染性休克的病人大部分表现有神志不好,意识淡漠、心率很快、血压下降、四肢湿冷。在治疗中,困难重重,除了要抗休克治疗,还要补液治疗、要给予强力的抗休克治疗,给予强效的抗感染治疗,后期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比如肾功能不好,可能需要透析,病人肝不好,要护肝,呼吸衰竭,要用呼吸机等。

感染性休克的原因

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的是感染,感染了细菌或者是真菌或者是某些病毒之后,这些微生物在血液里面大量生长繁殖,这些大量生长繁殖的一些代谢产物,就容易出现一些毒素、内毒素血症、外毒素血症或者病毒血症,这就是败血症。这些内毒素血症感染所导致的一些严重的内毒素血症、外毒素血症,或者是一些病毒血症,就容易导致身体广泛的一些改变,容易出现一些发烧,如果感染得不到控制,就容易出现身体的酸中毒,从而出现感染性休克,从而出现血压低,所以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